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一般都会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永远顺风顺水。在自身的存续期间,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境,基本上是在所难免的,有高潮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低谷。

不同之处则在于有的企业陷入困境后,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有的则可以重新爬起,逐渐走出低谷,进而再续辉煌。

华兰生物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呢?这就直接取决于公司的长期逻辑是否还存在。何为长期逻辑,在我看来可以简单理解为竞争壁垒+行业前景。

先看竞争壁垒,华兰生物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血制品,另一块是疫苗产品。血制品方面的壁垒十分明显,由于2001年以来,国家就不再批准新设立血制品企业,所以一直都是一些老玩家相互PK,相当于处于一种特许经营状态。

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企业,能从血浆中分离提取人血白蛋白等11个品种、34个规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品种规格、市场覆盖和主导产品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所以市场地位极为稳固。

疫苗这一块虽然不比血制品那么稀缺,但是因为介入该领域较早,华兰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流感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有个特点,越是领先、市场份额越大,受市场信赖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也就越有实力投入研发与推广,呈现一种强者恒强的态势。

显然华兰疫苗依然保持着领军地位,不太容易被后来者超车,优势并未因三年疫情有所动摇。

从上面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华兰立足于两大行业的竞争壁垒尚在,也算是让投资者们吃下了颗定心丸。下面,我们再看看行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血制品是一种刚性需求,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将长期存在。

只不过随着我国人口的饱和,该领域很可能已经渡过了快速增长期,从下表可以看到近四年血制品收入的增速已变得非常缓慢。换句话讲,这一块成长性不强,只能提供稳定输出,市场大概率不会为其提供太高的估值溢价。

其次是疫苗业务,2021年之前基本处于飞速增长态势,这主要受益于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缘故(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而2022、2023年的下滑,则明显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拖累。

故而新冠疫情结束之后,疫苗业务恢复增长几乎没有太大悬念(毕竟我们现在的接种率依然很低),并且这一块毛利率极高,利润非常丰厚,可以说十分值得期待,理想状态下很容易享受较高的估值。

综上所述,公司的长期逻辑应该问题不大,需要关注的是现阶段是否已经走出了低谷,当下的估值水平到底进入了击球区间没?关于这一话题,下一篇我们接着聊聊华兰的年报和一季报,敬请大家继续保持关注。(未完待续)

更多长文分享,记录在【长线是金11】

每周实盘分享,记录在【向着小目标迈进】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