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最近的市场。这两天最大的变化就是之前文章提到的“科特估”,即科技股迎来上位机会,主要是几个利好因素叠加形成了向上共振。

一是国家三期大基金金额超出前两期总和,简单说就是开始往科技股撒钱了。其次,“科特估”与“中特估”的共同特点就是估值低。有组数据,当前芯片半导体的估值只有历史上25%的分位(剔除负数),也就是说目前芯片半导体的估值低于历史上75%的时间,所以最近才有个名词“科特估”新鲜出炉。第三,AI的崛起加速了科技或芯片半导体景气度提升的节奏和底气。最后说个大的,如果中特估在当前特殊背景下起到一个压舱石的作用,那科特估的未来会起到一个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动机的作用。

说到这你们似乎也明白了,这两条主线依然是今后长期配置的方向。

本周欧洲股市突然就崩了也成功上热搜,原因可能都知道了,欧洲目前主要几个国家领导人选举罕见出现一致性失败,背后具体原因咱不敢说也不敢评论,估计你们都懂。市场认为无论今后谁上台都可能导致欧洲金融危机,反应到股市方面直接就崩了,有趣的是纳斯达克趁势继续新高,毕竟资金有避险需要再次流入美股也是情理之中。

我觉得对大A同样是好事,就像上文提到的,大A的科技股妥妥的低估,先不说未来如何,光便宜这事就足够吸引北上外资的注意力,何况还很性感。

所以,第七感认为“二估”这两条主线还会持续。

.....

最近上热搜的还有一位在江苏读中专的17岁女生姜萍,她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选拔中以全球第12名的优异成绩入围决赛,排在她前面的都是世界级名校,只因为她读的是江苏当地一个普通服装专业的中专而引起舆论轰动。

目前不少世界名校向她抛出橄榄枝,而女孩心仪的学校是浙江大学。但浙江大学回应称,将按流程走,相当于婉拒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女孩真的出国了,还能回来吗?国外对于人才的态度是宁可收错也绝不放过,万一收对了呢?而国内对于人才,宁可放过也不能收错,万一收进来不知道站起来敬酒这可咋整?

有人说这个第12名的成绩很厉害吗?那家伙,那可是相当厉害。这么说吧,排在第13名的是中科院的博士,排在姜萍前面的不是北大就是清华,要不就是美国藤校。

你们熟悉的北大数学天才韦神参加时是27岁,而姜萍只有17岁。

另外,姜萍的老师王闰秋也参加了这次比赛,排名第125的成绩入围决赛。王闰秋是江苏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后考了涟水中专的教师编。应该说姜萍的成功和他的引路指点有很大关系,否则再好的天赋只怕也会被埋没。怪不得江苏大学最积极,建议姜萍来江苏大学和老师做校友,将感情牌打得满满的。

古时候《汉书》里提到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不要怀疑自己身怀绝技的能力,目前很多人和姜萍之间只差一位伯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