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比亚迪价格战打了三轮。第一波价格战由秦PLUS在2023年2月打响,售价9.98万元起剑锋直指马路三大妈。此后三个月内,宋、唐、汉等车型冠军版相继推出,20万以下市场天翻地覆。

起初人们以为这就是结束,哪里知道才刚刚开始。一年以后,还是秦PLUS率先打出第一炮,和驱逐舰05-道推出荣耀版车型,售价7.98万元起,此价一出哀鸿遍野,除了三大妈,朗逸一降再降。然后汉唐宋荣耀版车型相继推出,二十万以内合资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彻底崩塌,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是最坏的时候,三个月后的5月28号,比亚迪三把火的第三把也来了,秦L和海豹06上市,售价9.98万元。这个价格在一年以前,是买秦PLUS的价格,一年时间而已,斗转星移。秦L威胁的是传统B 级车市场,日系和德系已经无力招架,只有降价。比亚迪卖出一辆车,合资车就多一分赛意,后事如何,前路未知啊。但是合资车已经回不去了。只能降价以求生存。

一,首当基冲的是合资燃油车

迈腾帕萨特,低配裸车12万多,380顶配18万多落地,含利息,b级标杆如此,其他的雅阁,凯美瑞基本上通通都落到了15万左右的区间,别说价格有套路,套路以前也有,降价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a级车就更别提了,轩逸“掉到6万多了,这个价格买个燃油其实也没毛病,接着连锁反应就是合资车企开始裁员了,比如一汽大众,广汽本田之类的。

二,其次是国产车的竟品,这几天各路媒体对秦|各种测试,为了节目效果把友商竟品拿出来,结果证明比亚迪油耗确实很难2以下,但是友商翻车的更厉害,像易车网的测试,吉利的银河169,直接干到了7升油,电动纳智捷,诚不我欺。

suv市场也是如此,一龙杀两宋的哈弗枭龙,很早就跌破10万了,依然无人问津,硬派的哈弗大狗官降2万多,也跌破10万,不过这事可不关比亚迪,而是奇瑞的捷途旅行者月月破万。

三、受伤的大概就是byd的老车主和自家纯电车了

秦l的发布,直接把巅峰月销4万多台的海豚干到9000多了,秦|对于秦plus在空间,用料,质感底盘全方位升级,槽点只剩下油箱大了。

很多合资企业的汽车品牌老总天天危言耸听,说“车子卖不出去了"“没钱赚了"把BBA、两田一众所有主流品牌的指导价全部打个对折,不信卖不出去。

比亚迪车子“降价",谁最受伤 ?

合资车企真有本事,就去做新能源汽车啊,就去做出堪比秦L、海豹06的车来啊?只要你们也能搞出价格998、油耗3、续航2000的“工业奇迹”。

不要担心合资车企倒闭,也不要担心从业者找不到工作,不过是个牌子而已,大头还是被国外车企吃了,还要交专利费智商税…..这样的生态才是畸形的。

传统合资车企几十年来,吃尽了时代的红利,除了配合国外品牌收智商税、盘剥消费者吃的之外.…为国家汽车工业做出了什么贡献?你们不过就是把国外的生产线拉到国内来,生产减配低端智商税汽车,核心技术一个拿不到,高额利润全部被外资拿走,国家和人民曾经对你们寄予厚望,但你们有什么成绩可以拿的出手?

合资车死了,工作岗位并不会减少,因为国产自主品牌正在攻城掠地、开设工厂、扩张产能,工人依然可以在自主品牌车企找到工作,数据显示,比亚迪2023年校招总人数达到3.18万人次,其中硕士和博士整体占比达61.3%,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0.8%.外资车企高端岗位招了多少人?

实际上这几年外资车企根本就没有增加就业,差不多一个都没招,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中国本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这口饭根本不可能给我们吃!外资各大OEM在中国基本只有销售公司,少量高学历的毕业生进4S店当销售、客服。

这两年国内汽车产业创造的GDP和工作岗位在飞速增长,靠的什么?是靠那些躺着赚钱收割国内喂肥国外的买办车企?还是靠那些万年扶不起来的传统燃油车的产线?就这样,还敢谈什么公平不公平,这两年多出来的上百万汽车行业的工人、工程师、应届毕业生,他们觉得很公平!

新能源自主品牌崛起,对中国汽车产业是是好是坏,简单算一笔账就明白了。从前只能买合资燃油车的时代,每年进口石油和外企抽走的利润就要花几千亿美金,现在补贴新能源和发电才多少钱?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国内外市场又能赚多少钱?你想想朗逸、轩逸这种烂车每年还能在中卖几十万,如果自主品牌把他们完全吃掉,又能多多少利润和工作岗位 ?

产业升级伴随的就是财富转移!

当汽车产业像造船工业、显示面板这些产业完全被中国吃掉之后,发达国家企业在全世界收割掠夺的超额利润,也会转移到中国来,养活他们的高端工作岗位,也会转移到中国来,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合资车企真有出息,自然会激流勇进、壮士断腕、另起炉灶,依靠中国最强大的工业体系,造出性价比更高的车子,创造不下于比亚迪的汽车品牌…从业者也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

比亚迪产业链都是“自研",生产规模大,成本低,所以降价依然可以赚大钱。

人能这么干,是因为技术、产业、规模足够支撑它这么干,这是比亚迪最大的优点,而不是罪过。

人家当年也是从各种困境中走出来的,比亚迪可以艰苦奋斗,凭什么合资车企就要躺着捞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