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汇转债(SZ123156)$  周末博汇股份被要求补税,宣布停产的事件持续热议,我收集了下现有的信息,然后谈一下对博汇转债的看法。


事件的时间线:


2023年初,公司提出了产品升级计划,并于2月份完成工艺优化方案,7月,随着财税11号公告发布,公司按设计方案实施工艺优化方案,快速落实产品升级计划,产品由重芳烃升级到重芳烃衍生品。期间与宁波镇海区税务局及主管税务机关就工艺优化、产品升级、生产情况、产品变化等事项保持沟通。


2023年9月,正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了重芳烃衍生品的产品分析报告、鉴定报告,同时报备公司正式销售开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023年11月2日,公司收到主管税务机关的风险提示单,提示公司有开具重芳烃衍生品发票,重芳烃是需要按规定征税的,公司存在未足额缴纳消费税的风险。


2023年11月14日,主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到博汇股份生产现场对重芳烃衍生品产品进行了取样,并封存后送第三方检测。此后主管税务机关并未提出异议,风险提示单并非缴税通知,因此公司未做风险提示披露。


2024年3月29日,博汇股份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的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澥浦税务所《税务事项通知书》显示,公司2023年7月以后生产销售的“重芳烃衍生品”,应以重芳烃按规定征收消费税。博汇股份表示,“重芳烃衍生品”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这将对公司生产重芳烃衍生品装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博汇股份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影响分别约3亿元和2亿元。


2024年4月1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博汇股份说明预计2023年度业绩“变脸”的合理性,说明其2023年度、2024年第一季度的“重芳烃衍生品”“重芳烃”产品收入金额和占比情况。同时,深交所还要求博汇股份结合“重芳烃衍生品”“重芳烃”产品的区别联系、产品分类及缴税适用的法律法规、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情况,说明前期公司“重芳烃衍生品”产品未缴纳消费税的判断依据及合理性。


2024年4月15日,博汇股份回复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2024年6月11日,召开董事会,通过了6月12日起对40万吨/年芳烃抽取装置,40万吨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停产议案。


2024年6月13日,公司发布停产公告。


2024年6月14日,晚间,宁波镇海税务局发布通报。


然后有相关的追踪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博汇股份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骆东路1818号的办公地址,发现此地员工正常上班,未受停工事件影响。而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路2366号的注册地,由于相关限制,记者受限未能入内了解。不过,6月14日傍晚,博汇股份相关负责人在办公地址会议室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该负责人表示:


第一,坚持公司生产“重芳烃衍生品”不应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的观点;


第二,发布停产公告,并不意味着公司准备先缴纳消费税,而是与税务部门仍在协调中。


6月14日,博汇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称,重芳烃衍生品在2023年的毛利额在500元/吨左右,同时,两套装置所在厂区工人共有300多人。


“由于化工装置停产需要一个过程,完全停产要到下周二三,所以考虑到员工情绪以及生产安全,目前公司并未向工人大面积地通知停产情况;库存方面,公司仍有8万吨左右的库存,能满足已签订单需求。”


对于此次停产,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在跟税务局沟通,但陈述申辩无效,税务局的意见是按照文件要求交税,再申请复议。“由于沟通期限和结果不是很明确,所以想着先停产。


而在与记者交流中,博汇股份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4月14日,经宁波市政府协调,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及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出具了相关报告,认定公司的产品属于化工品,而非油品。


“但税务局不认可,现在(《税务事项通知书》)既不撤销,也不反驳(上述检测报告),就一直拖着。”上述负责人说道。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6月14日,税务部门又安排另一家第三方机构来公司抽样检测,她认为这是双方能继续协调的一个好基础,一旦检测结果和公司诉求一致,可能这个月底就能恢复生产,员工可正常上班。该负责人希望,但税务局可以下发一份补充文件,对此事做一个了结。


事件的来龙去脉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流程,目前还处在协商争议中,各自的通报看起来火药味十足,但是有第三方介入周旋(地方政府),事件最终走向大概率不会太差,税务局愿意安排第三方机构抽样检测就是个证明,其实去年11月份主管税务机关抽样检测后不了了之,估计结果就是跟宁波海关技术中心的报告差不多。


然后说一说博汇转债,周五转债按死跌停,奇怪的是正股却没有跌停,全天努力挣扎,收盘后龙虎榜显示前5还是净买入,看起来更像是涨停板,正常来说,停产风险对股票持有人来说风险更大,转债表现却更恐慌,一看两者的前十大持有人,股票的基本都是个人,转债的都是基金机构,联想到最近低价债的闪崩,博汇转债是恐慌盘的可能性很大。


从风险的角度来说,74元的转债,下面是三房转债、岭南转债这些标的,三房转债有面退风险,下修困难,经营困难三重风险,岭南转债的退市风险和无法还款更大,而博汇转债目前没有退市风险,停产是公司主动停的,而且要满3个月才会ST,而ST也只是风险警示,距离真正退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有各种摘帽的机会。从还债的角度来说,可转债募集的3.9亿资金,目前只使用了0.88亿,这是与其他转债最大的不同。目前这么个情况,公司也不敢继续投入使用,改成了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


6月11日的公告显示,募集资金在民生银行的专用结算账户里,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进行现金管理,所以博汇转债的风险其实没有那么大,一是募集的钱都还在,二是公司有协商的余地,最终的走向会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就算只把剩下的3亿退还给转债持有人,也有77%的剩余价值,值77元不过分,跌到74元有点过头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