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是一种全面优化数据中心光电封装方案的革新手段。

其核心理念是将光收发单元与ASIC芯片紧密集成在一个封装体内,从而大幅拉近了交换机芯片与光引擎之间的物理距离(缩短至5~7cm)。

相较于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CPO技术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CPO技术使得高速光模块小型化和微型化,进而缩减了芯片封装面积,大幅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

CPO技术还能够促成CPU、GPU与各种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有效缩短了光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距离。

此外,CPO技术还带来了更高的数据密度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契合高速通信严苛需求。

以上相关改进显著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功耗,从而提升了通信的速度和品质。

当前基于硅基材料的光电芯片共封装技术发展迅猛。CPO技术有望进一步取代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推动数据中心的光电封装方案朝着更高效、更紧凑的方向发展。

CPO助力降本、降低损耗:

据LightCounting的数据预测,可插拔光模块在未来五年内仍将占据光模块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应用CPO技术的光模块市场份额预计也将持续攀升。

预计到2027年在800G和1.6T光模块中,CPO技术的应用份额将达到30%,在光通信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目前CPO的实施方案存在多种选择,核心的光子集成电路(PIC)大多基于硅光技术。不同的技术形态为CPO的应用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共封装光学竞争格局和龙头梳理

CPO产业链环节包括设计、光引擎供应商、激光器供应商、交换机制造商、硅光代工厂以及设备供应商等多个角色。

国内产业链可以从多个层面参与到CPO的过程中。与交换机芯片和高频基板制造商合作,共同进行CPO的整体封装,其次产业链也可以专注于Optics、DSP以及光学部分的封装。此外也可以选择仅从事代工封装。

目前众多主流厂商已经开始积极布局CPO领域。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亨通光电、天孚通信、源杰科技、联特科技、剑桥科技、罗博特科、铭普光磁等国内多家光通信厂商均已在CPO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光通信##光模块##共封装光学##CPO##科技##人工智能##财经#

国内外CPO布局厂商:

结语

整体而言,当前CPO技术仍处在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在实际的技术工艺方面还面临一系列挑战,CPO存在多个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选定合适的光引擎调制方案、如何优化光引擎内部器件的封装结构等。优化CPO的技术路径牵涉到整个网络架构的改进,要求数据中心全产业链的紧密配合与协同推进。#A股AI产业链大爆发,空间有多大?#$光迅科技(SZ002281)$$亨通光电(SH60048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