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深度:软硬一体的AI卖铲人 0613

全文摘要

博通公司,在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遇方面受到申万宏源团队的深入分析。该团队特别关注了博通在定制芯片领域的布局,其在AI网络特别是以太网方面的能力,以及通过收购VMware Well实现的订阅制转型。博通被视为AI时代软硬件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拥有重要的AI计算能力地位,并因云计算大厂倾向于自研芯片而显示出巨大增长潜力。与谷歌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在专用ASIC芯片方面,预计将为博通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博通的核心增长点在于网络业务,尤其是交换芯片

和ASIC定制芯片,同时与苹果的长期合作关系支撑其无线业务。博通的并购策略聚焦于具有高毛利率但运营效率较低的目标,以通过高效整合和优化驱动公司成长。博通在XPU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主要因为其技术专利和设计能力。自2018年以来,博通通过收购一系列软件公司进行业务整合,展现了强大的并购及管理能力,并强调网络业务和基础设施软件作为未来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章节速览

申万宏源深度解析博通在AI产业链中的机遇与挑战

申万宏源团队深入分析了博通在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潜力及其面临的市场机遇。重点关注了博通在定制芯片领域的布局、其在AI网络特别是以太网方面的表现,以及通过收购VMware Well所进行的订阅制转型。博通被看好是因为其不仅在AI计算能力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云计算大厂自研芯片的趋势下,显示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此外,博通与谷歌的合作,特别是在专用ASIC芯片方面的深度合作,预计将为其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整个报告强调了博通作为AI时代软硬件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其未来的财务表现值得期待。

博通公司:多元化业务与强大的并购能力

博通公司业务复杂而多元,核心增长点在于网络业务,特别是交换芯片和ASIC定制芯片。此外,与苹果的长期合作关系稳固,为其无线业务提供支撑。博通还涉及宽带、存储等业务,并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软件板块,尤其是通过并购获得的,为博通带来强劲的现金流和与硬件业务的协同效应。博通的并购策略聚焦于选择具有高毛利率但运营效率较低的目标,通过高效整合和优化来驱动公司成长。

博通网络与以太网在AI时代的竞争力

市场关注AI算力与网络关联性,英伟达推动以太网发展,博通具全行业竞争优势:拥有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交换芯片、NIC、光模块等,在高端与低端市场均具竞争力,生态兼容性及成本优化显著

XPU芯片市场前景与竞争优势

博通公司与谷歌TPU的合作推动了AI加速器市场的增长,占据了AI收入的大部分份额。相较于通

用GPU,XPU这类专用芯片在AI计算领域具有性能和成本的优势,尤其适合云厂商自用以满足大规模算力需求。此外,初创企业和AI公司也开始采用ASIC芯片来降低开发成本,促进了市场竞争的改善。

AI算力芯片市场展望与竞争格局分析

AI算力芯片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数百亿美元规模,其中XPU芯片市场约为66亿。博通和Mobile等厂商在XPU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芯片的制造和设计支持工作。谷歌、Meta、亚马逊等云巨头是主要的芯片需求方。TPU是当前市场上的焦点产品之一,尤其是谷歌的TPU已经在推荐系统和模型训练/推理方面得到应用。博通的XPU业务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来自谷歌、Meta和其他潜在客户的增长动力。

探讨博通XPU设计的竞争优势及其技术实力

博通在XPU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专利与技术实力两个方面。首先,其IP和专利积累构成高进入门槛,为博通构建了一定的市场护城河。其次,博通与谷歌的合作显示了其出色的设计能力,尤其是在TPU芯片的设计上,技术实力显著。此外,虽然存在谷歌寻求替换博通的传言,但考虑到合作的长期性和谷歌对更强技术实力的需求,短期内不大可能替换博通。总的来说,博通在XPU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及与大厂稳固的合作关系。

博通软件业务整合与增长潜力

博通自2018年以来通过收购一系列软件公司进行业务整合,展现出强大的并购及管理能力。其策略包括优化资产组合、人员调整以及推动软件产品的订阅制转型,以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

对EML业务的快速整合与积极预期显示了公司在软件业务领域的成长潜力。此外,博通强调网络业务和基础设施软件作为未来的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财务表现和市值增值。

问答回顾

发言人 问:本次电话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发言人 答:本次电话会议的主题是申万宏源科技博通深度报告电话会议,主要讨论国通公司的最新发展动态、一季度财报亮点以及其在AI产业链中的关键机会。

发言人 问:国通公司在AI产业链中的定位及当前发展情况如何?

发言人 答:国通公司被认为是除了英伟达之外最值得关注的AI产业链参与者,在定制芯片、网络基础设施(如AI以太网)以及软件领域都有布局,并积极顺应云厂巨头自研芯片的趋势。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再次上调AI业绩指引,表明其是AI时代的“软硬一体”充分受益者,市场对其前景反响热烈。

发言人 问:博通近期财报显示的主要亮点有哪些?

发言人 答:博通二季度整体营收和利润超出预期,营收达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虽同比下降20%,但其盘后股价暴涨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对公司以太网在全球AI集群中广泛应用展现出极大信心,并计划明年所有超大规模GPU部署将在以太网上完成。此外,公司还提升了全年AI收入指引至110亿美元,而与谷歌的合作(SC芯片)预计能在24财年贡献70亿美元营收,以及VMware整合进展顺利,推动终身订阅制业务增长。

发言人问:博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博通是如何利用收并购来促进公司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建立的?

发言人 答:博通公司的主营业务非常复杂且多元化,主要包括半导体业务中的网络板块(核心增长点为交换芯片和ASIC定制芯片),以及无线业务(为苹果提供射频芯片,从iPhone 4开始合作,直至签订至2026年的十亿美元合作协议)。此外,还包括宽带网络设备(如机顶盒、网关)及存储周边设备(如控制器、适配器)等领域。不过,在短期内,网络设备尤其是园区级以太网交换机等产品不会成为收入主力,预计会在周期触底后迎来反弹。博通在17年前集中收购了多个半导体业务相关企业,并通过高效的整合实现了盈利提升。例如,在未能成功收购高通后,博通转向软件领域的并购策略,先后购入大型机软件、网络安全软件以及VN威尔的私有云服务等软件资产,这些都极大增强了其现金流来源并为硬件业务带来了协同效应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博通在选择并购目标时,注重寻找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在盈利能力或现金流上有待优化,但博通能够借助自身的高效整合能力和卓越执行力迅速扭转局面并推动公司成长。

发言人 问:博通如何看待当前以太网与人工智能算力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发展前景?

发言人 答:市场普遍关注以太网在网络架构选择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的关联性。尽管目前AI大模型训练过程并未引发显著的全网流量爆发,但由于GPU集群形成的并行互联需求,对高速网络产生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历史上,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与应用端新应用驱动下的流量增加密切相关。而在AI应用环境下,即便没有显著的流量拉动,以太网仍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速。同时,以太网作为通用型、开源且兼容性强的网络技术,与高性能、专用于AI应用的InfiniBand网络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服务于AI云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以太网阵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发言人 问:超以太网联盟中的各主要参与者如何推动性能和兼容性的提升?

发言人 答:在超以太网联盟中,包括AMD、英特尔、博通、Arista等众多企业和组织积极参与并贡献了大量代码和协议创新。通过性能升级与算法改进,使得超以太网能够接近甚至逼近ID网络(InfiniBand)的性能表现。同时,在兼容性和生态方面,随着AI应用从纯训练转向训推一体及推理应用为主的云化趋势,超以太网因其兼容性强且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在大型AI集群和云数据中心内可能会占据重要地位。

发言人 问:在当前AI环境下,以太网和ID网络的竞争态势有何特点?

发言人 答:尽管ID网络在某些性能指标上有优势,但随着AI市场的放量受到token生成成本的影响,大厂在选择网络时会更加注重兼容性和成本效益。因此,以太网凭借其在兼容性和性价比方面的特性,在AI时代的竞争力不容忽视。此外,博通作为以太网领域的佼佼者,不仅提供交换芯片解决方案,还涵盖了NIC、光模块、光芯片及DSP等多个层面的技术布局,从而能够在不同产品线和维度上与对手展开有效竞争,并且具备较强的生态兼容性和制造成本优化能力。

发言人 问:博通为何能在以太网行业中获得独特竞争优势?如何看待博通在AI时代以太网市场的前景?

发言人 答:博通之所以能在以太网行业取得显著成功,主要是由于其在产业链条上拥有一站式的垂直整合优势。从底层的光芯片、DSP到交换芯片,博通都能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技术支持。这种优势使得博通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调整策略,在高端市场保持高利润率的同时,在低端市场通过技术平台复用实现高性价比,从而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基于历史发展积累的强大技术和品牌优势,博通有望在未来AI时代进一步凸显其在以太网行业的领先地位。博通通过与谷歌TPU的合作,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AI加速器业务,尽管面临着GPU与其在生态体系方面的固有差距,但定制化芯片如XPU因其专为AI场景设计,以及云厂商对自用算力掌控的需求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初创公司的加入也表明这一市场竞争格局正在改善,对XPU芯片的认可度提高,预示着此类芯片将成为AI应用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言人 问:SPU芯片市场规模有多大,并且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情况如何?目前的竞争格局如何?各大云巨头选择的算力芯片供应商是谁?

发言人 答:根据预测数据,在未来二三年内,全球数据中心AI算力芯片市场总规模将达到约620亿美元,其中仅XPU芯片市场约为66亿美元。到2028年,随着移动领域的推动,预计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至近400亿美元,增速高于海外GPU市场。谷歌选择博通为其合作伙伴,博通的第二大客户可能是Meta,第三大客户据信为字节跳动。此外,亚马逊已确认与西部数据和Mobile合作,微软则可能与创意电子合作。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均需算力芯片支持其大规模运算需求。

发言人 问:博通和Mobile等厂商如何参与XPU芯片的开发及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发言人 答:大厂如谷歌、Meta和亚马逊通常负责芯片的核心架构设计,而诸如博通这样的辅助设计厂商则承担其余大部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单元架构、设计流程优化、集成电路优化、内存网络与封装等一系列研发工作。例如,博通作为谷歌的合作伙伴已有近十年的合作历史,同时与Meta和字节跳动也在逐步建立合作关系。

发言人 问:今明两年XPU业务的重点关注点是什么?

发言人 答:今年和明年应重点关注谷歌TPU芯片的产量情况,因为TPU是目前最成熟的产品,能满足谷歌自身算力需求,并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算法和应用程序生态。同时,Meta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开始小规模生产自研S芯片,并在后续时间内逐步提升产能,这也是未来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

发言人 问:博通XPU设计的护城河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言人 答:博通XPU设计拥有深厚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知识产权(IP)积累上。相比于后进厂商,博通在研发实力、专利积累和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与谷歌合作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设计能力。特别是TPU芯片的成功设计,使其成为市场上少数能与英伟达GPU相抗衡的产品之一,体现了其独特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

发言人 问:博通在芯片领域展现的技术实力如何?对于谷歌是否真会替换博通的立场有何看法?

发言人 答:在过去的十年间,博通在设计方面展现了极其出色的技术实力,这种独特且无法被其他厂商复制的技术路径是其显著优势所在。我们认为谷歌并不会急于替换博通,原因在于大厂对于强化TPU功能的需求更为迫切,寻求更强力的TPU1迭代来支持AI布局。此外,潜在的成本高昂和技术实力不足也使得谷歌难以短期内找到更适合的合作伙伴进行替换。

发言人 问:是否存在传闻称谷歌计划替换博通在TPU芯片中的位置?

发言人 答:确实有传闻称谷歌打算引进第二家厂商以替代博通在TPU设计中的位置,并导致博通股价在某一天下跌了4%到5%。

发言人 问:博通在软件业务方面的整合策略是什么?

发言人 答:自2018年以来,博通通过收购一系列软件公司,并按照私募股权基金的方式进行整合与优化。例如,通过剥离亏损资产、保留优质资源及人员调整,提高盈利能力。同时,采取订阅制而非永久许可证制度,提升了订阅制服务的比例,促进了业务快速增长。

发言人 问:博通软件业务最近的发展表现如何?

发言人 答:BML(博通管理许可协议)在最近两个季度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回暖迹象,营收分别达到21亿和27亿,预计未来会加速成长至每季度40亿的水平,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现金流和增量收入。

发言人 问:博通的整体盈利预测及估值状况如何?

发言人 答:基于关键假设,网络业务依然是博通的核心增长驱动力,基础设施软件,尤其是通过收购BMVR带来的业务也在逐步增长。预计今年的净利润约为230多亿元,每股收益约2.80元人民币。投资者可进一步联系我们获取详细信息或深入讨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