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最触动我的一条新闻就是:17岁的涟水中专生姜萍以初赛12名的成绩晋级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让同样喜欢数学的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回想自己在初高中的时候,也是独爱数学,其它的成绩都是一般般,但数学一直就很好,初高中当了6年的数学课代表,对我我来说,那时候可能学习是比较懒散,不喜欢背诵和文字写作,所以语外就越学越不想学,而数学,理科方面的不需要背诵,就是看一下就会了,做题的时候自然就会了,所以学起来就很轻松,特别是遇到特别难的题时,是真的会死磕到底,做梦都梦见在解题的,有的题真的是可以在梦中解出来的,所以就可以理解姜萍的那种感觉,当你解决一个数学难题后带来的那种愉悦的感觉是很美妙的。

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学习时段就是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特别是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他的教学方式和对我们的学习不像其他老师一样,不要求我们一定要考一个重点大学,而是给予我们一定的自由度,特别是他上数学课时,不是为了讲题而讲题,而是以一种发散的思维去引导我们去打开解题的思路,一道题,他至少可以给我们讲3—5种解题的方法,不断的去开拓我们的思维,一道题可能会讲几节课,开始是他讲不同的解法,后面就是引导我们去找不同的解法,每次讲完一种解法后都会问一句:还有没其它的解法,直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其它思路了,没有其它解法才会结束,当然不是每一道题就是这样,一般的基础题目基本就是很快就讲完了。当时在我们班上,数学很难会有人能超过我,所以基本在回答问题时,老师问一个问题,大家都回答不了,最后才会轮到我,最后解答了大家都不会的题的那种优越感,是很奇妙的,所以就特别喜欢上数学课,希望老师多出一些难题,这样才有表现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时段,其实是打开了思维的局限,就已经有了这种辩证思维和大局观的基础,但最后因为偏科没有考一个好的重点大学,到大学学习高数的时候,可能因为学习的专业对数学要求不是太高,做的题基本就很简单,基本每次考试都可以考满分,所以后面就没有再去深度学习了,但因为喜欢数学,带给了我很多,虽然没有继续学下去,但是生活工作中,数学思维一直都在。特别是进入了股市,数学太重要了,开始的3—5年可能需要去解决股市的一些基本问题,去经历感受市场,而真正要做到盈利,可持续稳定盈利,一定是需要数学方面的一些能力的,但是股市和数学还不一样,不像数学可以有标准答案,股市需要的是一种发散思维,需要的是数学的逻辑推理,需要的是数学的辩证思维,概率、极限思维,通过数学的这种客观理性去磨砺人的主观感性。

可能有些事情的真相就是很残酷,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通过后天增加,努力可以提高你的下限,但天赋决定你的上限。做一件事情90%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虽然可能付出的多一点,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而那最顶点的10%,是无法通过努力实现,必须有这方面的天赋才可以。找到你的天赋所在,只要找到方向,稍稍努力就可以达到常人所达不到的高度,每个人都是本自俱足的,都有自己专属的那一个赛道。

人的一生经历种种,真的就是很奇妙,没想到自己曾经最喜欢数学,最不喜欢文字写作,现在却弃数从文,喜欢写作分享,所以就把这份爱好持续下去吧,被一个中专17岁的小孩激起了那一份冲劲。后面笔者就坚持写一点交易随笔,把自己在交易中的一些感悟记录下来,更深度的去认识交易,去突破上更大的一个台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