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伟大航路咨询公众号(ID:wdhlzx)官方授权发表

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但未来的发展之路仍充满挑战。


尽管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但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进军西方汽车市场时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尽管比亚迪比西方电动汽车制造商拥有多项竞争优势,例如专有电池技术、内部零部件制造、准入等。

重要原材料以及中国政府的支持。阻碍比亚迪进入西方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加上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有缺陷的定价策略、西方国家的监管调查、对质量的担忧以及进口后进行广泛调整和重大维修的必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关键挑战,以更好地理解比亚迪为何难以打入西方市场。

调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政府向其电动汽车行业提供的子公司展开调查,指控其扭曲市场。欧盟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匹配中国为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提供的大量补贴和税收优惠。欧盟委员会计划收集数据和证据,以确定中国是否违反了反补贴规定。如果发现违规行为,欧盟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包括在调查开始后九个月内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关税,并在13个月内征收永久关税。

进入欧盟的中国汽车可能面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 27.5% 的关税。最近,美国根据乔·拜登总统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实施了这一举措。对受益于此类激励措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能是保护当地制造商进行调整的一项策略。

2023年,印度拒绝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建立电动汽车工厂的10亿美元提议。澳大利亚也采取了类似行动,阻止了一家与中国有联系的公司收购一家锂矿企业。

质量问题:与电动汽车相关的质量问题显着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采用率。这些问题通常包括电池寿命和退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车辆行驶里程、制造质量和完成度、软件错误和更新以及安全问题。

比亚迪经常面临与车辆质量认知相关的挑战。对于该公司来说,克服对中国制造汽车质量的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观念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将某些地区视为优质汽车质量标准基准的市场中。

尽管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一样经过同样严格的安全测试,但涉及电池起火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问题的引人注目的事故可能会加剧潜在买家的安全担忧。驾驭各个国际市场复杂的安全和监管标准是一项重大挑战。


电池寿命和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的一个主要问题集中在电池的耐用性和效率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汽车电池的保留电量的能力可能会下降,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整体功能。消费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电池更换的潜在成本和环境影响上。随着充电站网络的扩大,有关充电站可靠性和充电过程一致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充电设备故障、充电速度慢以及某些地区覆盖范围不足等问题可能会阻止潜在的电动汽车购买者。随着充电站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担心充电站的可靠性和充电过程的一致性。充电设备故障、充电速度慢以及某些地区的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的潜在购买者。


物流和供应链:建立本地供应网络需要高效的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以确保零部件和材料的及时交付。中国汽车制造商需要投资建设强大的经销商和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竞争。比亚迪在优化供应链物流方面可能会遇到挑战,特别是在匈牙利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欠发达的情况下。寻找可靠且高质量的本地零部件和材料来源可能具有挑战性。

比亚迪必须精心挑选和评估潜在供应商,以确保他们符合质量标准并提供稳定的供应。发展全面的分销和服务网络,尤其是在老牌竞争对手占主导地位的地区,构成了重大挑战。克服在匈牙利这样的国家运营所固有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是比亚迪必须克服的挑战,以与当地供应商和利益相关者建立牢固的联系。克服在匈牙利这样的国家运营所固有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是比亚迪必须克服的挑战,以与当地供应商和利益相关者建立牢固的联系。


制造质量和软件:最近的报告表明,从中国出口的车辆在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各种维修和调整。运往日本的车辆有划痕迹象,而运往欧洲的车辆则发现有霉菌。此外,一些用户还报告了电池问题和其他轻微不便,包括车辆12V 电池频繁放电、GPS 提供不准确的方向以及车辆清洗/雨刷系统的问题。现代电动汽车的一系列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例如驾驶辅助功能、电池管理和信息娱乐系统。软件错误和频繁更新的必要性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并导致对车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担忧。


广泛修复: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的车辆面临多项质量问题,包括运往日本的车辆出现划痕、运往欧洲的车辆因运输前处理不当而发霉、泰国的油漆和塑料剥落以及以色列的结构问题。此外,在马来西亚,一辆车辆因12V电池问题而在维修后无法启动,比亚迪及时解决。这些事件凸显了比亚迪在扩大全球业务的过程中在物流和质量控制方面遇到的挑战。


定价策略:在海外,比亚迪汽车的价格高于中国市场,削弱了该公司相对于更知名品牌的价格竞争力。在比亚迪的主要欧洲市场德国,旗舰出口车型Atto 3的价格超过41,000美元,因为该公司寻求提高利润率。相比之下,同样的比亚迪汽车在中国的售价不到 2 万美元。

在这两个品牌都实施降价之后,这一定价策略使Atto 3的价格仅比大众同类车型ID.3紧凑型跨界电动汽车的价格低5%。比亚迪正在考虑在墨西哥建立一家工厂,并已在美国边境附近推出了价值 21,000 美元的电动 Dolphin Mini。中国制造并进口到美国的汽车需缴纳 25% 的高额关税。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的条款,使用中国零部件在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只需缴纳名义2.5%的关税。


销售目标:电动汽车销量下降可归因于更广泛的经济挑战。总体而言,尽管电动汽车的成本正在下降,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下降。中国高层制定的全球销售目标是按区域分配的,并传达给区域负责人,而不考虑每个市场的具体情况。这种销售目标的做法在2023年的一次会议上导致了紧张。

欧洲的一位高管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和质量改进的需要,为欧洲设定的目标无法实现。截至2023年底,欧洲各地库存有超过10,000辆比亚迪乘用车。这些车辆面临着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它们在欧盟内销售的认证即将到期,可能导致它们在欧洲无法销售。


尽管比亚迪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制造实力,但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与市场现实不符的定价策略、监管审查、质量问题和物流挑战阻碍了其向西方汽车市场的扩张。应对这些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对市场动态、消费者偏好和监管环境有细致入微的了解,这凸显了比亚迪全球雄心的复杂性。


作者:莫克特·侯赛因 Mokter Hossain 是卡塔尔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创业中心副教授。此前,他曾在曼彻斯特大学、奥尔堡大学、阿尔托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作。他拥有战略和风险投资博士学位、国际商务 MBA 学位、市场营销 MBA 学位以及金融研究生文凭。他的研究兴趣在于创业、创新和战略的交叉点,涉及节俭创新、开放创新、众包、众筹、共享经济等主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伟大航路战略咨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