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防雷(SZ300414)$  

中光防雷的财富管理和经营策略深度剖析


中光防雷,这家拥有3.260亿股本的防雷领域领军企业,现有员工规模为1046人。在财务表现上,公司2023年营收达到5.55亿元,呈现出稳定的低速增长态势。毛利率稳定在24.53%的水平,而净利率则为3.97%,显示出其盈利能力虽保持但相对有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一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31%,而自2015年以来,其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轨迹呈现出波动下行的趋势,分别为19.91%,8.36%,4.85%,6.52%,5.79%,3.59%,3.21%,2.65%,2.68%。


尽管中光防雷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但其盈利水平并不突出。从负债情况来看,公司的负债率仅为14.49%,负债总额达到1.961亿元。股息率为0.23%,股利支付率为19.10%,2023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0.15元(含税)。此外,机构对公司的调研频次极高,显示出市场对其的关注度较高。


然而,在2024年一季度的报告中,中光防雷的归属净利润仅为306.9万元,同比下降了57.91%,基本每股收益仅为0.01元。这意味着公司在一个季度内仅赚取了一分钱,一年下来也仅赚取八分钱,这在A股市场中属于较为普通的表现。尽管如此,公司仍能保持年年盈利,虽无惊艳表现,但倒也稳健。


在高管及关联方的持股变动上,减持现象较为频繁。中光防雷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领导者,专注于防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防雷工程的设计和安装服务,以及防雷产品和防雷工程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布局上,公司尤为注重铁路行业的防雷领域。


从收入构成来看,防雷产品占据了公司营收的65.26%,非防雷产品占比25.80%,而防雷工程及服务的营收占比为8.94%。此外,公司的出口业务在营收中占据了23.36%的比例。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光防雷拥有共计277个专利,显示出其强大的研发实力。


在股权结构上,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公司40.88%的股份,而实际控制人则持有37.42%的股份。在员工薪酬方面,人均薪酬为12.24万元,呈现出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在员工结构上,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到60.04%,销售人员占比9.18%,研发人员占比10.80%。员工数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缓慢增长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光防雷在防雷行业的估值偏低,这从其市销率的历史数据可见一斑。市销率在过去几年内波动较大,分别达到了10.35倍、21.08倍、12.37倍、18.34倍、5.75倍、12.99倍和2.83倍。然而,尽管这一指标有所波动,但资本市场给予中光防雷的估值依然较高。考虑到市销率在2.83倍至21.08倍之间变动,这一范围作为上市公司储藏财富管理的标准显得相当合适。


从人均员工总市值的角度来看,这一指标也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具体数据分别为253万、2202万、615万、1674万、263万、775万、168万、386万和151万。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光防雷的底部支撑强劲。在任何一个行业中,能够持续稳健经营的企业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者。中光防雷正是这样的企业,尽管短期内可能无法创造巨大的财富增长,但它已经进入了储藏财富的新阶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算出中光防雷的公允价值范围。以人均员工总市值151万至2202万作为参考,可以推导出公司的股价应在4.82元至35.92元之间,或者更宽泛地考虑,股价可能在4.92元至70.62元之间。这一范围为我们提供了中光防雷公允价值的合理预估。


综上所述,中光防雷虽然在行业内估值偏低,但其稳健的经营和强大的底部支撑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光防雷的价值将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


桐荔,2024年6月16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