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场内资产

本周:

4个交易日,均申购了161128,标普科技 LOF。有拖拉机的,该用的就用。

当前持有3只股票:腾讯、茅台、美团。

场内配置:

腾讯,55%

茅台,19%

美团,1%

可转债,22%

A50+恒生科技,1%

QDII,0%

套利,0%

现金,2%

本周涨幅 0.37%,2024年累计涨幅为 14.13%(含打新收益) 。今年沪深300涨幅为 3.22%,跑赢基准 10.91%。

腾讯本周涨了1.33%,可转债涨了1.2%,汇率也上涨了。茅台上周占比20%,跌5%,也就是一个点。

总体算下来,本周竟然还涨了0.37%。茅台大跌5%,净值还在涨,放在过去不敢想。

我从2018年末开始做职投的,这5年的场内资产表现如下:

免责声明:本实盘风险极大,记录仅供本人投资进化参考,虽本着长投理念操作,但也可能会中途卖出,非投资建议。

02

可转债&A股打新

可转债

1)打新:目前都是无脑打,没有存量新债,青黄不接中。

2)配债:

目前证监会核准的转债中,我觉得有关注价值的汇总如下:

本周,新增加天润乳业、泰瑞机器。

安全垫越高越好。一般安全垫不超过5%的标的,不太会考虑。另,也要结合概念、规模、技术支撑位、解禁日期来看。

配债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股价的波动。在多大程度上能承受股价的波动风险,决定着要不要参与。

本周操作:无。

3)轮动:

在雪球创建了3个可转债轮动策略:高收益、双低、三低。

每个策略10只转债等权配置。每周四轮一次,中间有脉冲机会尽量抓。

策略复盘如下:

本周,三个策略从上往下分别涨了 0.12%、0.26%、3.40%。

个人转债实盘,三个策略权重差不多是0:5:8,本周实盘涨了 1.20%。

自2022年6月15日重新开始后,实盘累计涨幅 16.06%,同期沪深300跌了17.22%,跑赢 33.28%。

整整两年,实盘赚了16个点,不知道该哭该笑。。。


A股打新(沪深):

本周,1只沪市新股上市--达梦数据,按收盘价计算能赚7.7万,真是羡慕。

本周,1只深市新股发行--中仑新材。

明天,沪深各有1只新股可申购,别忘了。

03

瞎掰

中证白酒,本周继续下跌,大跌了4.66%。

风险是涨上去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没有仓位的,或许可以考虑开始逐步建仓。毕竟,从过去来看,中证白酒是很优质的主题指数,甚至是国内唯一可以跟纳指100掰手腕的指数。

非投资建议,谨慎参考。我重仓的腾讯同样是股王,也曾让我举步维艰。

食品饮料,离进入绿色可投区域,仅一步之遥。

白酒、食品饮料,这两个都是很优质的主题指数,历史来看是这样。

未来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国运还在的话,估计还不错。

顺便说一下茅台。因为批价大跌,茅台的股价也跟着大跌。

经济下行导致的高端社交需求减少,加上黄牛电商之间的纠纷,造成此次市场较大的波动。

但不管怎样,平价依然是一瓶难求,依然是奢侈品,护城河依然很高。

多空,都有自己的理由。至于是保价还是保量,可能保价更好一些?我也不太清楚。

只是希望公司借着这个机会,能提高分红率。对于这点,新任董事长也说了,大股东与散户的诉求是一致的。

如果能开启回购,就更好了。

对了,茅台下周三分红,每手分3087元。

22年茅台分了547亿、23年分了575亿,分别占21年、22年净利润的104%、92%。

如果24年全年能分90%的23年净利润,能分788亿。按目前1555的股价计算,股息率为4%。

按目前这个形势,分红不应该比前两年低吧?

......

美国CPI超预期下降,本周美股大涨,标普500上涨1.58%、纳指100上涨3.47%。

目前,美股的估值,处于近10年几乎最高位。能来个狠人嘛,买崩它,拜托。

美团,将在公开市场回购20亿美元B类普通股。折合港币大约156亿港币,本周回购了16亿港币。

最近存量房贷降息呼声再起,密切观察下周三的5年期LPR利率是否会下调。

银行的存款降息,马上就能生效;遇到贷款降息了,先等一年吧。

对民众来说,何其不公,希望这个规定也能改过来,一视同仁。

......

本周4个交易日,个人每天都申了161128,单账户每天限购100元。

可能是碰上英伟达、苹果的爆发,标普科技LOF本周异常的强势,毫不畏惧套利大军的袭击。

英伟达的权重高达17%,微软、苹果、英伟达的合计权重为60%。

161128,目前的折价率还有10.78%,希望套利还能再持续一周吧。每天申购前,记得查一下最新的折价率。

持有胜蓝转债的朋友,目前溢价率11%,就差一天就触发强赎了,还是要谨慎,提个醒。

周五申购的升24转债,中签率有惊喜,接近3中1。

大股东没申购,一些散户忘了申购,加上发行规模也挺大有28亿,所以中签率就高了。

04

宏观

股债机会比较:

10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中国2.26%,美国4.22%,减去最新期通胀后的实际利率分别是1.96%、0.92%

对应的A股、美股的PE理论上限在52倍、108倍。

沪深300实际风险溢价率=8.37%-1.96%=6.41%,差值越高越有利于股市(近10年范围:2.13%~11.54%)

A股理论仓位:45%,较上周持平

计算公式:(差值-2.13%)/9.41%

标普500实际风险溢价率=3.64%-0.92%=2.72%,差值越高越有利于股市(近10年范围:2.19%~11.39%)

美股理论仓位:6% ,较上周增加1%

计算公式:(差值-2.19%)/9.20%

2023年2月26日,在雪球建了一个基于此策略的场内基金组合--「投资引力」,当前组合涨了 1.19%,同期沪深300指数跌了 12.79%,跑赢基准 13.98%。


中美M2、CPI、GDP,最新:

M2放水:

中国5月末,存量同比增速7%(前值7.2%,近10年范围8%~16%)

美国4月末,存量同比增速0.59%(前值-0.29% ,近40年范围0.2%~27%)

CPI:

中国5月份,同比增速0.3%(前值0.3%,近10年范围-0.8%~5.4%)

美国5月份,同比增速3.3%(前值3.4%,近40年范围-2.1%~9.1%)

GDP实际增速:

中国2023年同比:5.2%

美国2023年同比:5.8%

中国2024-Q1滚动GDP为17.53万亿美元,美国最新GDP为28.28万亿美元,中美对比为 38%:62%(汇率按Q1末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计算)

中国社会融资

5月份,社融增量2.07万亿,同比多增约5132亿,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

5月末,社融存量391.93万亿,同比增速8.4% (VS M2存量同比增速 7%)

“剪刀差”如果在0下面蔓延,意味着经济活力不足,货币部分空转,短期利率难以抬头。

1月的“剪刀差”为0.8%,2月份为0.3%,3月份为0.4%,4月份为1.1%,5月份1.4%。

下降过程中的货币空转现象,随着紧缩的货币政策,而略有好转。

蓝色的M2曲线,一路向下,创近10年增速新低。

橙色的社融曲线,仅比上个月略好一点,也几乎是10年新低了。

如果不是政府在发力,数据会更难看。


中美财政状况:

美国近20年财政赤字率范围是1.11%~14.69%;中国近9年的大财政赤字范围是3.43%~8.61%。

中国政府预期:

2024年“中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为6.15万亿(28.55万亿-22.40万亿)

2024年“中国政府性基金预算赤字”为4.93万亿(12.01万亿-7.08万亿)

2024年中国GDP预期增长5%,则中国2024年预期财政大赤字率为8.37%


中国LPR最新贷款利率:

1年期:3.45%;5年期:3.95%(挂钩房贷)

每月20号上午公布,遇节假日推迟到下个工作日

密切关注下周四,5年期的LPR利率是否会下降

利率传导路径:逆回购-->SLF(酸辣粉,短期)-->MLF(麻辣粉,中期)-->LPR

LPR=MLF利率+银行综合成本


伯克希尔2024Q1:

资产配置:18%的类现金(约1890亿美元),34%的股票投资,2%的债券投资,46%的非上市资产(保险、铁路、公用事业、能源)。

与上个季度相比,股票仓位从36%,降低到了34%。

股票投资中,前5大重仓股如下,占比75%。上个季度这个数据是79%。

苹果占比从上个季度的49%,降低到本季度的40%。虽然还是是第一大持仓,但近10%的调仓不可谓不重大。

股东权益:

5778亿美元,同比增速13%,上个季度该数据是18%。

负债:

4923亿美元,资产负债率46%,上个季度是47%。

非保险业务负债1096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10%,上个季度是11%。

总资产:10700亿美元,同比增速7.32%。

05

估值

全市场温度计:

沪深A股PB,1.41倍,处近10年1%位置

恒生指数PB,0.95倍,处近10年13%位置

标普500PB, 4.88倍,处近10年100%位置

本周“指数名称”颜色改变

中证A50,变绿 恒生A股龙头,变绿

5G通信,脱绿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脱绿 人工智能,脱绿

估值表可分成3块来看:

看估值:估值及其分位点+开始日(5列)

看分红&盈利能力:股息率、ROE

看成长性:PER


一切皆有周期。指数名称是否标记为绿色可投,首先考虑估值PB,其次考虑盈利因素。

最新的指数估值表如下,顺序按ROE从高到低排列(点击图片可放大)


投资本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