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百亿项目公共以后,内蒙古,深圳福州等地都陆续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的最新进展。

如果单个城市的投入规模在十亿量级,一二线城市在百亿量级,全国城市道路的改造加上高速路的改造空间会超过万亿级,今年只是第一批试点城市,后续预计会逐步加快,产业链个股业绩弹性大。

北京100亿项目各个细分的价值量拆解

通信网络占比30%左右,核心设备、软件、设备安装调试占比70%。

具体讲信息化这种软硬件的比例能达到80%以上。路端的感知单元,纯设备大概20-30万,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含施工安装大概40万。剩下的是云控中心、边缘端计算单元,加起来单个路口有 50-60万,随着量级上升单个设备的价值量预计会下降

车路协同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自动驾驶是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单车智能ADAS系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无法预测每一个路况的可能性,汽车网联化可以大大降低L3,L4自动驾驶的难度,车路协同产业化确定。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详解与展望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覆盖全市90%以上红绿灯路口,旨在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网联化。该项目由北京市及相关政府部门推动,结合基础设施升级、5G应用及新能源汽车发展,预示着中国城市交通向着更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该计划还包括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巩固北京在全球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项目的实施预计将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试点城市推进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加速推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逐步展开试点城市的工作。首批试点城市大约包含10至16个城市,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技术架构标准和安全运行指南。政府计划后续发布更多指导性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车路云的核心是什么?

车路云的核心在于实现车与路的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云端平台包含了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

首批开展车路云试点的城市有哪些?这些城市的投资规模情况如何?

预计第一批参与车路云试点的城市大约有16个,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投资规模较大,达到6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级别,深圳因其已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并具备一定基础,未来可能会公布其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另外,第二梯队城市如无锡、长沙、武汉等的投入规模约为40至60亿元,第三梯队城市的投入规模则在30至40亿元之间。目前暂未观察到有新的城市计划加入车路云试点,因为该领域的推进需首先经历一定时期的实践与验证,确保技术和商业模式能够顺畅运行,特别是在实现L3级别的协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等方面符合要求。

除了试点城市以外,高速公路端有试点计划吗?

预计高速公路第一批不超过10个省份,明年第二批试点,前期2-3万公里,成熟以后会持续推进,前期规模预计大几百亿空间,国家财政300亿地方配套450亿左右

算法优化和硬件设备成本下降,未来一个路口建设的大致花费是多少?

长期来看,当试点城市数量超过20个时,预期每个路口的建设成本将控制在50万元以内,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应,底层逻辑的打通、5G专网的建设等关键环节成本逐渐降低。

车辆上通常需要安装哪些硬件设备来实现智能网联功能?

试点车辆通常需要安装OBU(车载单元),特别是具备城区NOA功能的前端车辆优先使用。

第二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的时间表是怎样的?未来是否会所有地级市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预计第二批智能网联汽车会在明年底之前公布,并且与第一批类似,在第二批中有多个城市会跟进。预计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会积极推广智能网联汽车建设,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除了北京和福州外,近期还有哪些城市正在推进智能网联路云一体项目的建设?其他城市是否会效仿北京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除了已公示的北京、福州外,深圳、北京和上海也会陆续公布相关项目,此外,广州和重庆也可能公布项目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城市都能参与此类项目,需考虑其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等因素。目前情况下,多数参与第一批申报的城市,如昆明等,政府仍会选择承担项目主导权,确保资金充足以支持行业发展。虽然政府可能不再按统一的比例分担投资,但不会有显著减少。

资金配套落实情况如何?

交通部与财政部携手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北京等城市在申报试点时,已明确资金来源、项目范围和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高效落地。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交通领域,鼓励基础设施的前瞻性投资,以自动驾驶为先导,同时着眼长远,收集运行数据,挖掘其经济潜力。这些数据将为充电桩布局、低碳管理等提供坚实支撑,为城市交通的智能化

【路测设备】=

金溢科技:公司的CMS及ADAS高清摄像头产品可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基础感知数据,V2X产品可为自动驾驶提供车路协同通信服务。

高新兴:在广州番禺区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中,高新兴成功实现了路侧设备与智慧灯杆“多杆合一”的建设。

华铭智能:2024年5月30日公告:公司基于V2X的路侧终端的研发项目已完成,实现国产化V2X车载通信终端产品。

万集科技:主营业务是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户提供动态称重,专用短程通信两大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及相关的方案设计

华设集团:以智慧公路规划设计为入口,重点围绕路侧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 V2X通信单元等路侧智能设施进行研发和应用。

多伦科技:在车路协同领域主要发力于路侧交通网联设施,并参股布局高精度电子地图和高精度北斗定位芯片领域,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南京市“双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工作。

华体科技:在V2X技术上的应用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基于5G多功能智慧灯杆,提供V2X设备搭载、物联网信息传输平台,落地V2X场景应用。


【车载设备】=

亚太股份:公司的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已研发成功,而带全力主动刹车功能的ESC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无人驾驶系统最重要的主动安全基础模块之一。

德赛西威:公司的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已在小鹏汽车的车型上配套量产。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了研发团队,专门开发L4和L5级自动驾驶和汽车网络安全的前沿技术。

华域汽车:公司整合自主的毫米波雷达、前视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通过感知融合、车辆规划控制等软硬件技术,为客户实现L2-L5等不同等级驾驶提供辅助系统解决方案。

移远通信:移远的车规级高精度GNSS定位模组LG69T,通过双频、RTK、惯性导航算法的融合,满足自动驾驶领域对GNSS系统的高性能要求。

天龙股份: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目前有部份供应给汽车无人驾驶领域的复杂嵌件注塑精密组件,主要配套于雷达、传感器及电控系统等上面,目前销售总额占比不大。

神通科技:公司募投项目产品之一激光雷达透镜及毫米波雷达透镜分别运用于汽车激光雷达及汽车毫米波雷达,是传感器零部件重要组成部分。

道通科技:公司毫米波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后市场,以商用车后装加装或替换需求为主,2022年下半年已小批量出货。

【平台建设与运营】=

四维图新:面向自动驾驶“数据+云+AI+芯片+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皖通科技:主营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承担有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皖通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系统、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深城交:公司牵头并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

光庭信息:已推出第二代T-Box平台;形成了“从近距离无线通信到远距离无线通信”以及“从常规CAN通信到高速ETHERNET通信”的应用开发。

通行宝:以云技术为平台的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的系统软件开发、综合解决方案和系统技术服务。

千方科技:纯正的车路协同标的,15.16年就开始布局,从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车载终端,全产业链都有,已有试点业务,业绩确定性最大

附言:

车路云的优点:类似低空经济飞车炒地图,各地方简单粗暴上百亿的招标,不输低空飞车的落地速度。 

车路云的缺点:能不能走出来重点需要市场保持8000亿以上成交量

预期大家下周全红!

#并购传闻来袭,海通证券罕见涨停##A股AI产业链大爆发,空间有多大?##茅台酒价杀跌,原因是啥?影响几何?#$金溢科技(SZ002869)$$万集科技(SZ300552)$$高新兴(SZ300098)$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