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出席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并受邀参加大会重要环节——第十七届SNEC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与上能电气总裁段育鹤、江苏林洋能源高级副总裁方壮志、赛拉弗集团董事长李纲等业界领导人就“光储产业链合作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度交流和激情对话。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越发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点亮全球的“国家名片”。对此,兰天石表示,伴随着国家能源变革和演进的脚步,协鑫科技紧跟国家政策,拥抱改革创新,一路穿越周期,深耕光伏行业近20年,积淀了丰厚的探索经验。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唯此,我们认为追求更高发电效率、更低制造成本是光伏行业发展的第一性原理,在过去近20年间,协鑫科技始终锚定这一目标,进行全面战略布局和战术进发。

“传统意义上讲,我们一直提倡给客户物有所值的产品,但这只是我们作为供应商的基本条件,所以要想行得深走得远,我们必须持续给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高科技产品,而这种物超所值的‘超’来源于什么?长期来看,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研发,需要不断迭代,所以它的物超所值更多来源于稳定性,来源于技术迭代以后给下游带来的改变。”兰天石说。

兰天石进一步解释,协鑫科技颗粒硅的横空出世,就来源于公司持续不断的创新和研发,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勇立潮头。而如果继续走同质化竞争道路,即使现在是最先进的技术,也会很快面临淘汰,就像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一样,光伏企业要不断超越自己。

当主持人问及“中国光储企业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话题,兰天石表示,中国光伏产品的全球化已经多年,但光伏产业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中国光伏企业要从“走出去”变成“融进去”,将穿着“防弹衣”的先进技术优势绽放海外,既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也受到国际市场巨大需求、碳关税等增值因素影响,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积极融入、产业协同、人效提升等将成为顺利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关键词。

针对光伏企业出海,兰天石建议:

首先,所属国的人文、政策、环境是保障我们顺畅出海的先要条件。他认为,出海就是把我们的心和别人的心连在一起,为当地去创造价值、创造就业。

其次,整个中国光伏产业最大的优势不是来源于哪一个企业,而在于产业链的协同,所以我们应该抱团出海。一同出海,可以给上中下游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创造更多、更低价、更有优势的协同价值。

第三,区域化竞争已经逐渐淡化,而本土化制造开始明显抬头。因为人效大幅提升,为光伏企业全球化发展,在海外落地创造了条件。“我相信光伏制造的快速发展和光伏在能源领域的关键地位,会使光伏产业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落地生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