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版的光伏“5.16新政”对东南亚光伏市场的影响正持续发酵。

近日,多家光伏电池、组件厂商东南亚基地停工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卷入停产传闻的两大组件龙头—隆基绿能和天合光能先后做出官方回应。

隆基绿能未就越南电池片5条产线停工,马来西亚组件厂停工的传言做出正面回应,而是在回复媒体采访婉转的表示,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论指出,继“优化员工”之后,光伏行业又创造了“敏捷智造模式”的新词汇。

无独有偶,天合光能在泰国的组件厂、电池片厂也陷入了停产舆论漩涡之中。网传其组件产线已于5月底停产,电池片产线计划于6月13日停工。

针对上述传闻,天合光能于6月5日做出官方回应。天合光能表示,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这个检修每年的年中都会有。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主要面向美国,美国市场的需求短期会有一些波动,公司会依据行业和市场的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最优的调整。

美国白宫5月16日宣布,自2022年6月开始的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部分光伏产品进口免税政策,将于今年6月6日到期后结束。这意味着前述四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将重新征收关税了。

在业内看来,鉴于当前全产业链普亏的形势,加之美国关税政策的严苛,光伏厂商东南亚基地或国内基地暂时停产也属正常。

目前,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征收的“双反”关税税率并没有确定,行业也处于观望态势。而在关税政策明朗前,相关厂商的停工也可能是暂时的。

随着国内光伏厂商“东南亚”,曲线进军美国市场之路被堵住,一线大厂已从2023年开始布局美国市场,而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建厂的新进厂商正面临尴尬。

今年4月,博威合金公告称,拟斥资31.5亿元在越南建设3GW TOPCon电池片项目,在美国投建2GW TOPCon电池和2GW TOPCon组件项目。其中,越南3GW TOPCon电池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投产,博威合金原本在越南有1GW组件产能。

鉴于东南亚关税豁免政策失效,博威合金越南3GW TOPCon电池项目也恐生变。

横店东磁在东南亚有2GW TOPCon电池项目于2023年开工,预计在今年6月投产。现在还不确定该项目是东南亚哪个,若不是在老挝,也将会面临关税上调,投产即停产的尴尬。

押错东南亚市场的新玩家还有钧达股份,今年3月份,钧达股份宣布将投资4.5亿元,折合约31.5亿元在越南义安省投建14GW电池片项目。

不巧的是,越南也在上调关税之列。

美国对华光伏政策的更迭,还可能对交建股份(603815)收购博达新能70%股权的跨界光伏动作带来影响。

越南是博达新能主要的生产基地,建有3GW硅片和3GW电池片产线,柬埔寨则有2GW电池片产线,参股了1GW组件产能。

关税政策调整后,博达新能的海外产业链优势已打折扣。

2023年9月,交建股份公告,拟向无锡博达合一收购博达新能70%股权,90%的资金通过定增方式获得,另10%的交易对价由公司支付现金。

但时至5月11日,这次定增收购案并未有实质进展。当天,交建股份披露了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后的进展公告。

光伏形势的急转直下,跨界光伏成了大型翻车现场,聆达股份可以说是殷鉴不远。

6月5日,ST聆达公告了终止总投资91.5亿元的铜陵狮子山20GW N型电池片项目最新进展,称尚未与铜陵狮子山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打压不断升级,正推动更多厂商赴美建厂。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家光伏组件厂商在美国投建组件、电池产线,晶澳科技在亚利桑那州规建2GW组件,晶科在佛罗里达州规建1GW组件,天合在德克萨斯州规建5GW组件,隆基在俄亥俄州规建5GW组件,阿特斯在德克萨斯州规建5GW组件,印第安纳州5GW电池,博威合金在美国拟建2GW TOPCon电池、2GW TOPCon组件,赛拉弗在密西西比州建有0.3GW组件,苏美达辉伦在南卡罗来纳州也有1GW组件项目处于建设之中。

据业内消息,当下的东南亚市场仅老挝是“世外桃源”,不受美国最新双反政策影响,在此布局电池片的中润光能日子过得很巴适。

不过,这个好政策能延续多久,东南亚四国关税政策的核定,都存在变数。从美国极力打压中国光伏,给本土光伏提供补贴的动向来看,这种贸易壁垒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草根光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