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OEM及其供应链,正在加速围攻合资车企腹地。

目前来看,尽管外资/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规模依然可观,但进程较慢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令其深陷窘境。

毕竟,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燃油车正在加速萎缩,新能源车则大幅增长。数据显示,A级车市场里的传统燃油车从2018年的97%下降到2023年77%,新能源车则从3%增长到23%。

尤其在10-15万元区间,丰田、大众以及其他日系厂商的传统热销车型,受到了以比亚迪、哪咤、零跑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大幅挤压。

以比亚迪为例,2023年比亚迪的秦系列销量达48万辆,其中DM- i车型(9.98-12.98万元)卖了30.7万辆,位居2023年全年轿车销量第三,仅次于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

而随着近期起步价仅9.98万的比亚迪海豹06上市,搭载其第5代DM混动技术,官方参数馈电油耗2.9升每百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超过2100公里,油耗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综合续航是燃油车的3倍,再次将燃油车逼到墙角。

可见,传统燃油车的议价能力正在持续衰退,尤其是10万左右的合资车型,亟需新的突围方向。

实际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较缓慢带来的影响,已经令合资车企们倍感焦虑。除了跟进价格战,继续向下普及智能化,甚至卷起燃油车智能化,也是其刺激市场的方式。

油电同智,也为同样卷得水深火热的智驾供应商们打开了新思路。

018M前视摄像头抢市

5月30日正式上市的途观L Pro,拥有六屏交互的数字座舱,搭载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用实力向合资车企证明了燃油车“旧瓶”也能装智能化“新酒”。

尽管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表示,大疆车载已经实现了基础的7V+32TOPS智驾系统,成本大概在5000元左右,可以实现大多数车型的基础智驾功能,尤其是8万元级别的燃油车,也能具备类似很多新能源汽车一样的智驾体验,如自适应续航、自动泊车等功能。

不过,这套智驾方案的成本,对于10万级价位敏感车型来说还是太贵,更别提8万级燃油车。

从新上市的新车型来看,将动力系统作为杀手锏的海豹06 DM-i,智能化配置也仅算达到及格线,只在12.98万元起的两个高配版本标配一体机,借助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包括ACC、TSR、AEB、LDA、RCTA等智驾功能。

若要借智驾打低端价位车型市场,一体机或许是最佳方案。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统计,高性价比的前视一体机方案依然是智驾规模化的受益者,2023年占到ADAS市场比重的75%左右。

具体来看,1V1R仍然是目前的主流一体机方案。在现行规模化降本优势下,结合国产芯片和MCU,智驾供应商们可提供极具性价比的方案,以满足车企们的快速适配下沉市场需求。

比如,智华科技联合供应链生态,开发了基于AI芯片图像感知的前视一体机(FAS),能够实现AEB/FCW、ACC/S&G、LCC/LKA/LDW、HWA、TJA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已经顺利拿到了国内客户项目定点。

针对客户和车型需求,可搭配自研的2M或8M摄像头方案,8M摄像头可扩展支持智能红绿灯检测提醒功能,可实现:AEB紧急制动误触发 < 1次/20万公里;FCW紧急报警误触发<1次/20000公里等。

值得一提的是,智华科技独家获得国内某头部整车厂的800万像素前视一体机平台化项目定点,采用800万像素CMOS芯片,搭载地平线第二代车载智能芯片征程3,极具性价比优势。

另一方面,ADAS的现行市场普及阻力主要在12万级以下车型,未来随着AEB强标法规出台,有望释放巨大的智驾潜在空间,而这也是智驾一体机的新增量市场。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AEB搭载率不足60%。不少近两年上市的低价位新车型,主动安全系统配置仍缺失。

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现况来看,10万左右价位车型的智驾功能诉求主要是AEB+基础预警,力求便宜、能用。

而现存的两种一体机技术方案中,由于传统毫米波雷达的天然缺陷,包括缺乏高度感知能力,难区分高处的桥梁路牌等与地面车辆,容易误刹等,也注定了单雷达方案恐将被淘汰。

相较而言,随着前视ADAS摄像头的分辨率逐步提升,8MP分辨率摄像头对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物体的识别精度更高,可实现AEB、车道保持辅助等更高等级的ADAS功能,未来有望成为平价车型标配。

另一家供应商欧菲光$欧菲光(SZ002456)$,借助不断加强的传统光学业务核心竞争力,并于2018 年收购富士天津,拥有行业领先的车载镜头技术和专利,目前已量产2-3M、5M、8M前视车载镜头。

早在2023年5月,欧菲光就率先完成车规级8M COB的AEC-Q认证,成为业内领先通过此项认证的车载摄像头Tier 1,可为客户提供更高精度的车载摄像头方案。

而随着ADAS摄像头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欧菲光的车载COB封装工艺,可进一步缩小模组尺寸,降低布置难度。且基于成熟的AA工艺、高精度的内参标定和三角测量校准设备等积淀,其8M车载镜头的市场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02 “卷”出更高性价比

目前来看,一体机的标配内驱力仍然是降本,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差异化打法已经显现。

尤其是前视一体机往智能化、集成化、高清化、跨平台化等方向发展,不仅要准确地识别道路标志、车辆、行人等目标,还要实时分析交通状况,为驾驶员提供更精准的辅助信息。

这非常考验智驾供应商们的核心算法、软硬件开发和系统集成验证等技术能力。

北斗智联研发的前视一体机FVS控制器,基于L2标准基础辅助驾驶系统及软件架构设计开发,高性能计算单元(支持单目/双目及1R~5R等配置功能),即将在多家头部车企新车型上交付量产,可灵活适配多传感器配置、多MCU平台方案。

其中,前视一体机系统FVS1.0,推出单V方案,即用一个摄像头即可实现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包括ACC、AEB、 LKA、TJA、TSR、LDW、IHBC、ELK等10多项功能,是性价比极高的集成化ADAS方案。

除此之外,芯片供应商们也吹响了降本增效号角。

诚然,一体机在图像处理和NPU感知两个环节,分别对应了ISP和NPU两大IP。

通过ISP做技术降本,NPU集成最先进的算子,提高性能、效率,同时优化散热性能、降低功耗,进而提升感知性能,是已被验证可行的技术降本新思路。

其中,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爱芯元智,通过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和爱芯智眸AI-ISP两大自研IP,降本增效成果斐然。

比如,爱芯智眸AI-ISP融合了Hyper Night、Hyper HDR,以及Hyper Loop技术,实现了各种复杂场景的画质提升,可降低整个一体机方案对摄像头模组端的性能依赖。即可以采用更低成本的摄像头模组,满足ADAS的功能需求。

尤其是在夜间低光场景,针对图像噪声干扰痛点,AI-ISP Hyper-Night技术运用AI对传感器噪声进行精细化建模,并使用数据驱动的AI去噪方法,有效增强了夜间图像质量。

因此,爱芯元速面向一体机领域打造的芯片M55H,具备超低功耗,TDP 3.2w;视频编解码支持数据闭环;内置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可实现算子级极致优化;搭载爱芯智眸AI-ISP,拥有全场景领先画质。

目前,爱芯元速M55H芯片已被多家国内主机厂所认可,去年已经在零跑C01和C11车型开始规模化出货,今年二季度广汽埃安多款车型也将搭载量产。

而在今年4月,Mobileye也宣布向客户交付了其新一代产品EyeQ6L系统集成芯片的首批量产级硬件和软件,相比上一代前视一体机产品增量不加价,将在未来几年内装备在4600万辆汽车上。

例如,去年Mobileye已经为其EyeQ4M芯片升级了智能车速辅助系统,该系统能自动读取和理解永久性或临时性限速标志。EyeQ6L在此基础上,仅通过计算机视觉和车载软件而无需GPS或其他外部数据源,就能够读取标志牌上的关键文字。

这也意味着,前视一体机这个被智驾平权寄予厚望的赛道,已经燃起更多硝烟。

免责声明:图文源自互联网,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