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观点,未来的人类世界,机器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体现在人工替代、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是在智能化方面的魅力。

当人们将EV厂商作为一个热词来用的时候,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由于AI的加持,未来的电动车不仅仅是一个动力总成,更像是机器人的一个应用场景之一。

如果沿着汽车作为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的思路,那么,未来每一辆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个计算中心,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制造是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的方面;市场需要更高的算力来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并且,将来的计算不再是零散的计算,而是真正整合起来的计算平台。

计算才是未来机器人以及它的细分EV的灵魂。

于是,在出现代工之后,我们制造者最早吧问到的问题可能是“你要造几辆车,几个机器人?什么时候交货?”而现在,代工先行者已经摇身一变为ODM,遇到的问题则成是,“你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够帮到你?’”

算力定义未来,软件定义未来——ODM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全球看,我们已经看到这方面的典范,比如台积电,比如Intel。在国内,比如工业富联、华勤技术。

除此之外,我对独立第三方的、为整车OEM厂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阿尔特——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寄予厚望。它有可能成为“车圈”的富士康。

让我们略微提几个要点吧:

大A独立汽车设计第一股。阿尔特汽车涉及的范围包括整车开发、核心零部件研发、软件开发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三电开发、ADAS测试、发动机总成、DHT变速箱、增程器以及电驱系统等等。

大客户覆盖。国内客户覆盖广汽、东风汽车等国内外主流品牌,以及蔚来、小鹏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还有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国外、阿尔特还与日本市场有合作,比如本田、再例如通过股权受让等方式入股日本大和工业,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海外拓展。阿尔特已在美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大单。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上市公司YAMATO INDUSTRY CO., LTD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且双方已经完成了正式合同的签署。订单的总金额接近54亿元人民币。

业务方面油改电重大突破。前不久,阿尔特面向日本市场的油改电物流车项目已经成功通过验收与评测,这标志着该项目的技术实力和战略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公司油改电物流车将在日本正式发布,并根据近期订单情况逐步投入运营,加入日本大型物流企业SBS控股的运营阵容(SBS控股从2021年开始引入中国电动货车,引发了日本物流行业最大的货车电动化改革,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引入阿尔特油改电物流车将继续为当地物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实现绿色物流的发展目标)。该项目是日本国内首次以量产为前提的小型柴油物流车改电项目,展示了阿尔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视野。

与英伟达深度合作:阿尔特与英伟达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成立了AI机器人事业部,专注于机器人设计服务、代工生产、AI编程以及智能化场景应用等前沿领域。通过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的合作,阿尔特能够利用英伟达的边缘计算芯片、Jetson硬件解决方案、Isaac软件开发和测试解决方案等,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电动车平台开发能力:阿尔特具备电动车平台开发能力,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整车设计和工程服务。公司已经为多家传统和新兴汽车品牌提供了电动车平台开发服务,包括B级和A级电动车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车型开发。在客户提供过ADAS量产项目设计服务的同时,公司自研的行泊一体域控ADCU1.0正在与客户洽谈量产合作,下一代L3高阶域控制器ADCU2.0大算力平台,以及基于2.0平台的高速领航、代客泊车、记忆泊车/行车等高阶功能,正在进行调研、策划等筹备工作。

零部件业务增长:阿尔特在零部件领域也展现出增长潜力,包括V6发动机和新能源动力总成产品。公司已经与上汽通用五菱和德国大陆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耦合器和新能源车减速器等产品。

滑板底盘技术:阿尔特在滑板底盘领域进行了技术布局,与宁德时代就CTC项目进行了接触,并有意向收购整车厂进行滑板底盘的代工生产。滑板底盘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平台的2.0或3.0版本,代表了未来汽车平台的发展方向。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阿尔特拥有电子电气架构团队,致力于软硬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域控制器的开发,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孵化平台:阿尔特通过技术孵化平台,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如滑板底盘和汽车电子,这有助于公司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

以及等等等等

……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