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亚盛医药宣布与武田签署了一项独家选择权协议,就其具有best-in-class潜力的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立克(奥雷巴替尼)与武田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一旦选择权被行使,武田将获得开发及商业化奥雷巴替尼的全球权利许可,惟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等地区除外。


就在不久前(6月5日),亚盛医药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奥雷巴替尼(HQP1351)在TKI耐药的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SDH-)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患者的临床获益率达92.3%

 

此次口头报告的是一项1期临床研究,共计入组了26例SDH缺陷型GIST患者。数据显示,6例患者获部分缓解(PR),另有18例患者疾病稳定(SD)且持续时间超过4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获益率(CBR)达92.3%(24/2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5.7个月。安全性方面,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与之前报道的相同,治疗期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奥雷巴替尼是亚盛医药开发的一款口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目前已有两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分别为:

(1) 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

(2) 以及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亚盛医药和信达生物共同负责。

 

此外,在中国正在进行针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三期临床试验,因真实世界疗效显著而直接获批进入三期,这个基本上可以认为肯定获批的适应症。

 

美国FDA在今年初也批准了奥雷巴替尼的两项三期临床试验,一项针对T315i突变的CML(单药单臂试验),另一项针对两个及以上TKI耐药的CML(与博舒替尼对照试验)。第一项基本上可以说可以说是必胜的,第二项获批的概率也很高。

 

未来,预计奥雷巴替尼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峰值可达10-15亿人民币,海外市场可达10亿美元。

 

杨大俊博士(亚盛医药董事长、CEO):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武田达成此项合作。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公司,武田在肿瘤领域具有卓越的影响力和成就,将有助于扩大奥雷巴替尼对世界各地有需求患者的影响。奥雷巴替尼已为中国的CML患者带来积极的临床获益,我们期待加速推进其在全球的注册III期临床的开展,从而造福全球患者。”

 

Teresa Bitetti(武田全球肿瘤业务部总裁):

“武田在致力于肿瘤治疗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与我们具有同样愿景——为全球患者解决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公司保持鼎力合作。通过与亚盛医药的合作,我们将继续践行这一使命。奥雷巴替尼迄今为止在临床上显示出的卓有潜力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对奥雷巴替尼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以造福更多CML以及其他血液肿瘤的患者。”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10月28日,亚盛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亚盛医药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前沿。公司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 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其中6项为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5项,包括1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及4项“创新药物研发”,另外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1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