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洪流中,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仿佛是人类智慧的火花,照亮未知的探索之路。最近,来自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消息称,我国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抗干扰氧化钌温度计,将测温极限推进到了接近6毫开尔文(mK),几乎触及了“宇宙最低温度”。这不仅刷新了国内纪录,也标志着我国在超导量子计算极低温测量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项技术究竟有何重大意义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计算机利用二进制位不同,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它们非常敏感且易受环境影响。为了维持量子态的稳定性,量子芯片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运行。因此,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是实现量子计算机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

国盾量子此次推出的氧化钌温度计ezQ-RX56,能在6mK至200mK温区进行精确测量,其测温极限为6mK,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还实现了连续测量和快速响应。这对于科研和工业应用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款温度计在20mK以下温区的标定基准采用顺磁盐温度计,显著降低了标定过程的环境干扰和测量误差,大大提高了温度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布局量子计算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这一突破无疑增强了我们在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力。国盾量子此前参与的“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实验,以及推出的一系列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组件,为中国超导量子计算及相关低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中国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科技领域的实力提升,更代表着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正如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哲辉所言,这将进一步推动相关硬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进程,让中国掌握更多发展的主动权。

在这一点上,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不是孤立的,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积累与爆发,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探索。而今天,中国在超导量子计算极低温测量技术上的突破,无疑为全球科技进步的大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量子计算3
量子6
量子计算 · 目录
上一篇中国量子计算的飞跃:自力更生的里程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