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再次下滑1000元,目前均价已跌至9.85万元/吨,这一变化无疑给本应处于旺季的碳酸锂市场蒙上一层阴影。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碳酸锂市场旺季不旺的现象,是由于供应端的产能扩张与需求端的疲软双重压力所致,预示着储能行业或将面临一次重大洗牌。

尽管第二、三季度通常是碳酸锂现货交易的高峰期,但今年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财信期货研究服务中心负责人苏斌指出,产能的快速释放导致供应激增,同时下游需求因经销商高库存和采购意愿减弱而显得动力不足,共同促成了当前的价格压力局面。

储能系统招标价格的持续走低,反映了这一行业内部的深刻变化。南网储能的工作人员透露,2023年末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大幅下挫,降幅超过80%,其他关键电池材料价格亦同步下滑,导致储能系统整体成本显著降低。这一趋势在2024年第一季度不仅没有逆转,反而有所加剧,招标价格进一步下探。

对于这一现象,南网储能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了机遇。一方面,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有望通过整合产业链、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而市场对储能系统的需求有望随着价格的降低而提升。此外,这也促使企业探索除锂电池以外的多元储能技术路径,如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市场动态已经证实了这一趋势。国际实业决定终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的投资,正是基于对未来市场供过于求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考量。与此同时,中国能建、中国天楹等企业则加大了对新型储能技术的投资力度,如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显示了行业内部对技术多元化发展的重视。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黎富海教授强调,面对储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单一依赖锂电池的解决方案难以持续,发展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储能技术是企业的必由之路。特别是重力储能等技术,因其安全性能高、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等特点,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并可能在未来储能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