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报道显示,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的制裁措施或许适得其反。据《南华早报》报道,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传统半导体芯片产量激增了40%。这一巨大增长的产量表明,中国有望成为传统芯片生产的全球领导者。

这一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针对“成熟芯片”(即使用28纳米或更老工艺技术的芯片)并未实施贸易限制。美国政府有意将这些芯片排除在制裁之外,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因为这些老旧芯片广泛应用于诸如基本电子产品(如烤面包机、电话、医疗设备)和汽车等重要设备,扰乱供应链可能导致全球性问题。此外,美国政府认定这些芯片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至少不像新型芯片那样构成威胁)。

因此,中国传统芯片的全国半导体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仅3月份就生产了362亿片。有报道称,中国过去三个月的产量几乎是2019年第一季度产量的三倍,当时中国开始实施将芯片生产带回国内的计划。

由于美国的制裁,大多数新的中国投资都集中在成熟的半导体上,而不是前沿的半导体节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信,这是推动中国芯片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的芯片已经生产过剩。

据报道,按照这个速度,中国正朝着传统芯片生产的全球主导地位迈进。到2027年,中国的成熟工艺产能预计将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39%,高于去年的31%。

如果美国继续执行目前的规定,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2027年以后。中国别无选择,只能使用较老的工艺技术生产芯片,因为无法与英特尔(Intel)和台积电(TSMC)等公司在尖端工艺节点上竞争。中国迫切希望实现自给自足,但它没有办法获得制造尖端微芯片处理器所需的适当光刻机。

尽管中国芯片产量增长迅速,但中国仍然严重依赖芯片进口。事实上,报告显示,中国的半导体进口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2.7%,因此在追求自给自足方面仍有待加强。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子、新能源三大成长板块,并且对于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布局良好。无论是从基本面上还是政策上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反转趋势都非常明显,后市表现也值得期待。

BY:芯片行业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中芯国际(SH688981)$$芯源微(SH688037)$$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