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称:中国快餐新秀打败麦当劳和肯德基。随着中国快餐市场的持续发展与变革,本土品牌与国际巨头间的竞争态势或将愈发激烈。伴随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日益提升,国内本土连锁餐饮品牌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本土品牌凭借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以及本地特色,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对西方快餐品牌形成了显著的挑战。

作者/赵悦知

编辑/沐凌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6月6日报道称:中国快餐新秀打败麦当劳和肯德基。

中国快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土品牌崭露头角,对国际快餐巨头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形成了有力挑战。据《经济学人》报道,中国快餐业新秀凭借融合本土特色美食及实施亲民价格策略,成功捕获了大量消费者青睐。

本土快餐品牌如塔斯汀、华莱士等汉堡连锁店,以及库迪咖啡、瑞幸咖啡等新兴咖啡品牌,正迅速扩张市场版图,积极开设新店。这些本土品牌不仅推出了融合中国本土传统美食风味元素的产品,更以低于国际品牌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目光。

随着中国快餐市场的持续发展与变革,本土品牌与国际巨头间的竞争态势或将愈发激烈。

01

餐饮逆袭,中国新秀

败西方老牌//


西方连锁快餐店曾长期主导中国休闲餐饮市场,肯德基的入驻更是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据报道统计,中国肯德基门店数量已突破万家大关,是其在美国的两倍之多。星巴克咖啡在华拥有超七千家门店,麦当劳也有六千余家。

过去,无论是外国品牌的资金实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让本土企业难以与之抗衡,但是当前市场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据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在中国收入再次出现下跌,同比下跌了8%至7.06亿美元,作为对比,瑞幸咖啡同期收入约合8.70亿美元。2023年二季度,星巴克中国的季度收入首次被瑞幸超越,当时两者之间的差距约0.3亿美元,目前两者季度收入差距再次拉大,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于国内餐饮连锁品牌的热情持续高涨。

塔斯汀汉堡店通过融入北京烤鸭、麻婆豆腐等本土特色美食,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过去六个月内,塔斯汀新开1600余家门店,总门店数突破七千家大关,另一家汉堡连锁品牌华莱士则已超两万家门店。

在咖啡领域,新兴品牌亦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立仅两年的库迪咖啡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扩张门店数量,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将门店数从去年的六千家增加至两万家。其竞品瑞幸咖啡亦不甘示弱,2023年新开门店数量达到八千家。此外,蜜雪冰城凭借柠檬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三万六千家门店,且用户拥趸度极高。

报道指出,外国连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面临挑战。虽然他们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但面对本土品牌的强劲竞争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他们也不得不开始寻求创新和突破。


02

市场下沉,差异化布局中外品牌并驾齐驱//

在中国“汉堡”之争上,本土汉堡品牌塔斯汀与洋快餐巨头肯德基的交锋愈发激烈。肯德基在战略规划上,始终致力于巩固高线城市的市场份额。相较之下,塔斯汀通过积极加快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凭借其独特的差异化战略,成功推动了品牌的迅猛发展与市场扩张,成为中式汉堡连锁品牌的佼佼者。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023年塔斯汀新增门店数3000家,总计开出的7254家门店,覆盖全国22省份342地市,其中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约48%。截至2023年12月,肯德基中国在三线及以下的门店占比约37%。

中国品牌展现出了独特的智慧和策略,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巧妙地绕开了竞品的火力点布局。这种差异化布局的优势在于二三线城市不断增强的消费潜力以及相对较小的竞争压力,为供应链优化提供灵活性,并有助于更精准地寻找市场共鸣点,成功与竞品并驾齐驱。

在拥有与之相匹敌的实力后,塔斯汀开始反攻大城市。去年八月,塔斯汀正式进军北京市场,于西站南广场盛大开设北京首家门店,征服北京用户的味蕾。截至目前,塔斯汀已在北京成功布局18家门店,稳步扎根,与一线城市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展开面对面交锋。

为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持续演变,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快餐品牌已积极调整其市场拓展策略,纷纷将发展重心由一线城市逐步转移至三四线城市,以期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肯德基与必胜客在国内新开设的门店中,约60%的门店均选址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显示出其对于下沉市场的重视与投入。与此同时,麦当劳亦制定在2028年之前,新开4000家餐厅,其中众多餐厅将布局于较小城镇,进一步深耕下沉市场,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性价比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03

价格回归,社区餐饮降价不降质//

尼尔森IQ中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调研结果揭示,有高达43%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严格把控整体花费金额,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另有37%的受访者则表示在寻求那些既能提供最优品质又能维持更低价格的产品。业内人士据此分析指出,当前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关注度正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中式快餐行业亦纷纷调整定价策略,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诸如9.9元的油泼面、3元的自助早餐等优惠菜品不断涌现,均价三四十元的中式快餐也愈发普及。随心配也不再是西式快餐的独家特色,中式餐饮接连效仿,更有和合谷、南城香等多数连锁店推出“3元”早餐活动,旨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追求品质与钱包双赢的时代,广大民众们对于饮食的追求已经远超过了单纯的饱腹感。如何在保证食物品质的同时,还能让钱包也“饱”,才是首要选择因素。

大数据调查显示,中国人消费一顿中式快餐,43.7%的人预算金额都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进一步证明了在快餐消费领域,价格敏感度依然较高。

去年12月知名餐饮行业,麦当劳涨价的消息一度冲击热搜,更有网友调侃:不是麦香鸡吃不起,而是老乡鸡更有性价比。

在全网提倡节俭消费的大趋势下,民众开始更加注重实惠与性价比。头部知名餐饮的涨价行为,无疑给民众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也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餐饮消费习惯。而社区餐饮则恰好迎合了民众的这一需求,提供了价格亲民、口味地道的餐饮选择。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认为,社区餐饮面向大众市场,具有大众化、便利性等鲜明特点,将会是未来许多中小餐饮企业的主战场。

社区餐饮不仅价格合理,而且便利性强,成为工薪阶层的新阵地。自2019年疫情之后,民众对于餐饮的需求逐渐转变,对于价格合理、品质有保障的社区餐饮愈发青睐。即便对西方快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进行再详尽的研究,其与中国人口味的契合程度仍难以超越中国本土餐饮,举例来说,外国人往往难以理解为何中国人对食用煎饼、烤冷面、鸡蛋灌饼等小食,怀有如此深厚的热情。

过去,外国连锁品牌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一度主导着中国消费者的选择。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本土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开始与外国品牌分庭抗礼。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