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材料”,23年未完成订单282亿,其中半导体约32亿元,半导体8-12英寸半导体设备取得突破,除长晶维持优势外,8寸碳化硅外延片生长设备、光学量测设备,抛光设备,6、8英寸衬底材料等均取得突破。
1、半导体行业景气度?
下游行业的去库存基本结束,从设备端看到的是在需求逐步开始恢复增长。第三代半导体,8寸也迎来很好的发展期。
2、24年半导体订单状况?
碳化硅产业特点不像光伏,先发优势非常明显。16年就看到国产替代的机会,到2030年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的发展空间都巨大。碳化硅中国技术水平与国际对手没有差距。公司在碳化硅存底及设备国际、国内领先。
3、半导体发展更快,市场更关心光伏主业,第五代单晶炉在客户端情况?
第五代单晶炉发布以来,多个客户完成了测试,单炉产量、品质和电池效率提升都达到了预期,但遇到了下游景气度下行的阶段,订单起量还需要时间。
4、第五代单晶炉降本能降多少?
降本困难度不大,规模效应肯定是明显,只要行业恢复起来,新的装机量起来,订单应该就会起来。
5、材料业务已经占比30%,比去年增速翻倍,具体分享如何?
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三大协同发展。材料增速最快:坩埚经过2年沉淀,一下成为半导体和光伏的行业第一;蓝宝石交付量翻倍但价格下降,市占率提升但产值占比没变;金刚线和碳化硅,2个亿,碳化硅行业6英寸全部亏损,公司聚焦8英寸,客户的验证,暂时没追求规模。金刚线也在注重产能爬坡。
6、坩埚销售37亿,利润18亿,现在行业看法有分歧,觉得坩埚空间已经见顶,公司怎么看?
内层砂供给主要是欧美两家公司,产能释放很慢,价格下降可能不大,外层砂供给过剩,价格就自然下降很多。所以核心还是看产品和技术。
7、后续出海布局计划?是跟谁客户一起,还是单独?
海外受疫情影响有所放慢,今年在材料及设备会快速行动,布局产能。具体暂时不方面披露。
8、23年四季度营收首次较三季度下降,主业周期景气及订单执行确定性?
行业压力虽然很大,但头部龙头也都在积极扩张,虽然没有之前火爆,都聚焦在先进产能上。公司订单客户都是聚焦行业龙头,执行确定性很高。
9、金刚线行业很卷,公司怎么看?
碳钢线的确很卷,钨线取代是必然100%,钨线目前是供不应求,公司一直以来追求先进技术、极致成本,希望金刚线也能厚积薄发。
10、金刚线的出货量及渗透率?
金刚线公司还不是第一,不做到第一公司不会放弃。钨线今年就会有明显高品质、低价格的东西出来。
11、8寸碳化硅量产进度?
公司也不是第一,起步也比别人晚,但是公司研发进度非常快,未来行业需求肯定会很好,行业几家也会同时发力扩大份额。
12、半导体零部件布局情况?
大硅片制程设备公司肯定第一,功率半导体设备公司也在抢占制高点,碳化硅相关设备产品会陆续推出。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也有好几款设备也已经出货了。
13、碳化硅外延炉今年发展计划?
机会一定在8英寸,公司抓住8英寸几个核心客户。
14、光伏需求拐点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行业不好的时候,龙头会加速先进产能的投放,加速对落后的淘汰。公司需要推出创新性的产品,辅助龙头公司的战略。
15、8英寸放量的时间节奏?
内部规划的很清楚,一定是提前2-3年布局的,具体时点不能清晰给出。24万片产能今年肯定准备完成。
16、石英坩埚未来价格趋势?单位盈利会不会下降?
下降是必然的,之前的暴利不正常。因为有内层砂的紧平衡,价格会逐步回落。
17、碳钢线价格趋势?
碳钢线同质化,规模性企业肯定有领先的成本优势,会价格竞争淘汰其他企业,未来需要看几家龙头企业的行动。
18、今年材料业务?
今年材料业务肯定是增长的,去年坩埚还在爬坡,金刚线放量,碳化硅逐步放量。
19、今年业绩预期?
今年增长肯定是100%确定的。压力应该每一块都会有。
20、光伏有退单、砍价及延迟验收有出现吗?
退单情况没有,原有订单都是协议价,公司主要的头部客户,没有出现延迟的状况,但也部分中小客户有延迟,本身占比公司收入也不大。
21、Q4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蛮大,今年如何?
财务处理比较谨慎,库龄长的原材料和产成品都做了一定计提,后续有可能充会。
22、设备未来毛利率展望?
光伏不景气是肯定,公司一方面会降本,一方面会做创新性产品,维持毛利率稳定。
23、接下来增长来源?
今年看去年订单,明年少的订单会被材料顶上来(假如8寸存底明年月2万,全年贡献20亿营收,其他坩埚、钨丝还有20亿贡献),后年就会有新的其他品类设备和材料增长了,潜在增长线其实还蛮多的,远期材料跟设备齐平。半导体零部件10多亿都是自产自销了,未来也有可能外供。也在寻找潜在的并购机会。
24、二季度签单情况?
二季度大硅片有复苏的迹象,坩埚价格目前在下走,但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毛利率仍旧维持超过40%。
25、光伏下游产能加速出清,对公司回款有没有影响?
刚才说过目前没有不履行的订单,新签履行也都正常。主要都是行业头部客户,其中中环的回款节奏3311,晶科、阿特斯、爱旭等,回节奏4321,订单即付款40%,发货付款30%。
总结:光伏行业出清,的确很残酷。作为上游设备公司龙头,晶盛也在做基于技术协同的多元化,快速扩充自己产品线,从单纯的长晶设备,到全产业链配套设备,再到坩埚及金刚线材料,已经做的很优秀,我们也看到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及半导体材料上逐步放量,假以时日,估值也将回归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