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仔细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包括财报,公告,资讯后,七八九不敢说,猜个二三五出来总有这个水平。所以上次预测要换董事会,不料当天正巧言中。

有时市场真的不够聪明,明明已经脱离基本面退市风险了,还一股脑往下砸。好在本人二十多年投行下来,还算有点家底,继续吃的挺开心。

前几天分析了下明显就是面值救市的增持公告,非常奇怪。增持人里面,居然没有新任董事的影子,这就很奇怪了。新换的董事里面,一个独董是不能买的,但两个非独董,居然一个也没出现。

按常理来说,新的非独董,作为未来公司决策人甚至董事长,肯定要出现在公开增持名单上。这次没出现,代表以下两个可能:

1. 接手的产业方和原管理层没谈拢。

2. 接手的产业方,不愿意自己显明增持,而委托他人代为自己参与增持。

个人认为第一种可能性大,因为第二种不太合规,未来穿透下去会出大问题。而同洲挂星戴帽,属于监管重点关注对象,不太可能冒不合规的风险。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么很可能同洲和接手的产业方出了问题,这代表董事会控制权将交接失败,也就是经营重整流产。

我现在也很疑惑,同洲有什么底气敢和产业方撕破脸。面值退市,区区5千万-1亿股,撑得住股东这么分散的盘面吗?而假如买满一亿股,是不可能再买1亿股的,因为会触及30%要约收购的底线。监管允许你面值救市已经网开一面,绝不可能允许你从二级救市买到要约收购,A股市场没有任何先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