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王娟

2024年6月13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西阳泉开幕。该届论坛设置了开幕式、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分论坛、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钠电标准研讨会、新型储能电站开发与运营研讨会、钠电产线及储能项目考察等多个环节。

开幕式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表示,今年钠离子电池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签约、备案、开工的钠电项目超过20个,涉及电芯、正负极材料等诸多细分领域,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

在他看来,今年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已在广西南宁正式投运,新疆巴里坤融合了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的储能项目实现并网。未来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钠电有望在储能领域有更多落地应用。

“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寿命且能量密度可观,未来可以替代铅酸电池,并填补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性能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认为,开发低成本、高安全的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在规模储能领域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钠离子混合电容器仍面临产业化挑战,在市场应用中仍需克服行业规范和产品的国家标准缺失、尚未实现规模量产和规模应用,上游材料不成熟,需要重新匹配适合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特性的电子元器件,缺少成熟的下游应用示范解决方案等阶段性问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