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锂电板块从材料到电池厂商均已逐渐进入备货旺季,目前的产能利用率明显好于一季度。$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从动力电池装车来看,据高工锂电,1-4 月份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120.6GWh,同比增长32.6%;仅4 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35.4GWh,同比增长40.9%。这一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国内产业旺季带动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宁德时代联手小米汽车的北京合资电池工厂获得施工许可。北京市住建委官网6月13日披露,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获批施工许可证。 北京时代为宁德时代、北汽海蓝芯、京能科技、小米汽车四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于今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宁德时代在合资公司中持股51%,北汽海蓝芯持股39%,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车各自持股5%。北汽海蓝芯由北汽集团旗下三家公司合资设立,京能科技则隶属于北京能源集团。四方组建北京时代的目的,是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工厂。电池采用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装配模式,电芯是组成电池包的最小单元。

从负极板块来看,近期据传比亚迪招标负极材料涨价备受市场关注,据悉,相比较23年底跌破生产成本的超低招标价,本次招标价格有所上调,回归正常市场价格区间。事实上,Q1比亚迪招标就已上调过一轮价格,此次投标价格的上涨再次验证了负极价格当前已处于行业底部,下半年随排产旺季到来,头部企业现涨价预期。产能利用率方面,据鑫椤资讯数据,Q2以来,头部负极厂商产能利用率均打满,贝特瑞、尚太等头部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市场份额头部集中明显。国信证券指出,预计产品价格见底,头部企业Q1单吨净利约3000元,后续有望保持稳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从电解液板块来看,市场预计电解液排产将随电池排产增长而明显提升,头部企业天赐材料Q1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产能利用率约为55%,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有望达到70%。盈利方面,Q1电解液行业已见底,天赐约为单吨1300元,展望后续,盈利有望伴随产能利用率而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午后天赐材料一度涨停,消息面上,今日天赐材料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物料供货协议》。协议约定,在有效期内(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宁德凯欣将向宁德时代预计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58,600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

 

高弹性!技术为王+备产旺季,新能源车龙头ETF有望迎来反转

自去年12月以来,新能源车指数振幅超24%,已较该期间低点回升近24%,显示出板块的高弹性。(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3/12/1-2024/5/31)

截至2024/5/31,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1.7倍,处于近三年36%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64%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5/31-2024/5/31)。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值得指出的是,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大力推动行业向优质产能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来提升竞争力。目前中国锂电产业已经从“卷产能”向“卷技术”的阶段发展,业内对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高度关注,说明各企业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价值,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多氟多(SZ002407)$$宁德时代(SZ300750)$#“车路云”一体化提速,哪些股受益?##载人低空飞行器在京津冀地区首飞##对华电动汽车征税,欧盟算错了账##固态电池利好来了?板块龙头是哪个?##光伏锂电赛道能抄底吗?#

买ETF,上东财!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