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5月社融信贷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前期禁止手工补息、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等政策影响延续,信贷仍然在“挤水分”,金融总量指标与此前的可比性在下降。

投资要点:

数据概况: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9.3%(增速环比下降0.3pc);社融增量为2.07万亿元,同比多增5062亿元,社融存量同比+8.4%(增速环比上升0.1pc)。5月信贷同比少增4100亿元,票据冲量特征延续。企业端,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元,同比少增1550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000亿元,同比少增2698亿元。企业贷款表现偏弱,一方面源于手工补息整改、打击资金空转等政策对信贷数据的扰动延续,另一方面是企业实际融资需求不佳,5月PMI数据降至收缩区间,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有一定下滑,显示企业扩张意愿不强,加上2024年财政发力节奏偏后,虽然5月专项债与国债发行加速,但对5月企业贷款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居民端,短期贷款新增243亿元,同比少增174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14亿元,同比少增1170亿元。居民融资需求较为低迷,5月17日地产新政效果仍然有待观察,存量房贷与新发放房贷利差扩大或使提前还贷量增加,对居民中长贷形成了拖拽。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152亿元,也印证了实体融资需求偏弱。

5月社融同比多增0.51万亿元,政府债支撑了社融表现。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4032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拖累因素;表外融资减少1115亿元,同比少减342亿元;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融资同比多增2457亿元,股票融资同比少增642亿元。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压力缓解、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政府债发行提速,5月政府债新增1.23万亿,同比多增6695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支撑因素。

5月M1同比增速为-4.2%,较上月下降2.8pc,创历史新低。当前M1的统计口径并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在手工补息整改影响下,4月和5月的M1数据同以往其实不具有可比性。

展望后续:6月为二季度末,在以往的考核方式下信贷季末冲量特征显著,2023年6月信贷基数较高,在平滑信贷波动、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影响下,预计2024年6月信贷继续同比少增;长期看,金融规模指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逐渐减弱,后续需更加关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质效;手工补息整改、打击资金空转短期内对银行信贷造成了冲击,长期看则有利于银行的高质量发展,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重点推荐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和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重点领域风险暴露。

$交通银行(HK|03328)$$农业银行(HK|01288)$$恒生高股息ETF(SH513690)$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