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15日,央视新闻报道,前5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同比稳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5月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实现良好开局,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

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均有良好表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9.5%;整车出口48.1万辆,为拉动行业增长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5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当月,汽车销量环比、同比均实现小幅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品牌也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汽车产销,稳定目标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2.5%,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产销增速较前4个月分别收窄1.3个和2个百分点。

乘用车方面: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5.1万辆和207.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1%和3.7%,同比分别增长2%和1.2%;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70.9万辆和97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8.5%。

商用车方面: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1万辆和3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0.1%和4.5%,产量同比下降0.2%、销量同比增长3.3%;1—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7.5万辆和17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和7.1%。

新车上量、促销政策,5月车市迎来曙光。

今年4月,按照《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商消费发〔2024〕58号)要求,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申领条件方面:自《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

申领金额方面:对报废上述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今年6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透露,截至6月初,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4万份,呈现出加快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从4月27日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收到全国第1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到申请量突破1万份,用了25天;从第1万份申请到第2万份申请,用了7天;从第2万份申请再到第3万份申请,仅用了4天。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老旧车辆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不仅鼓励了环保型消费选择,也考虑到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多样性。特别是效激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活跃,对于环保和经济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

汽车转型,新能源强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9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33.3%,市场占有率达到39.5%;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

纯电动车型方面: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7万辆和58.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8.8%和12.5%;1—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1万辆和24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2.7%。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方面: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3万辆和37.1万辆,同比增长91.2%、87.7%;1—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1.4万辆和14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7%和85.2%。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的持续上升,在于通过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极大地建立起了产品力的护城河,并在产品迭代和品牌建设的正向反馈中愈战愈勇。”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这样说道,新能源车企之间、与燃油车之间,已进入到淘汰赛阶段,未来三年内将经历成本、技术和规模化的比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仍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在地域方面。受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性、充换电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东北、西北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对滞后。

二、在车型方面。新能源商用车销售增长较乘用车明显迟缓。数据显示,新能源商用车仅占商用车总销量的10.2%。

三、在市场方面。农村市场尚未充分挖掘,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

因此,如何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从供需两侧解决“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是下一步政策探讨的重点目标。

汽车出口,激发市场

5月,汽车出口48.1万辆,环比下降4.4%,同比增长23.9%。其中,乘用车出口39.7万辆,环比下降7.4%,同比增长22.1%;商用车出口8.4万辆,环比增长12.6%,同比增长32.7%。

1—5月,汽车出口230.8万辆,同比增长31.3%。其中,乘用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32%;商用车出口37.2万辆,同比增长27.9%。

传统燃料汽车方面:5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8.3万辆,环比下降1.8%,同比增长36.6%;1—5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178.9万辆,同比增长37.5%。

新能源汽车方面: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9万辆,环比下降13.3%,同比下降9%;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第三年突破历史纪录,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在此背景下,出口量暴增导致汽车船运力紧张,推动国际运价持续高位徘徊。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依然强劲。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来看,奇瑞汽车以累计出口43.5万辆的成绩位居榜首,随后分别是上汽、长安、吉利、比亚迪和长城。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累计出口17.9万辆,同比增长1.6倍;长城出口16.3万辆,同比增长65.2%;长安出口23.9万辆,同比增长64.1%。

当前,整车出口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为拉动行业增长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但内需不足、欧盟等关税问题依然突出,是今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如今,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全面的,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在企业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盈利模式、用户使用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