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消息,近日,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常州正式启动。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首站启动现场,共有41个品牌、113个车型参与。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今年以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更高质量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结合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推动充换电服务、信贷、理赔等金融保险服务、售后维修服务协同下乡,让新能源汽车更好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透露,“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得到了各地政府、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共举办了24场专场活动,累计发布7批目录263款车型,下乡车型累计销售732万辆,有力支撑了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大城市,农村市场购买力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以绿色环保和经济实惠的优势,陆续驶入乡村百姓家。尤其是价格低、体积小的A00和A0级别车型在农村地区更受青睐。

然而,在充分肯定发展成绩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还面临着消费需求不够旺盛、市场布局不够平衡等不利因素。新能源汽车要想加速“下乡”,亟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首先,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当前,充电桩还未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在农村和三四线以下城市社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需要各类充电桩企业加大建设投资和运营。

其次,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在产品供应上,考虑到农村地区出行场景与城市有一定差别,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开发更多经济实用、适销对路的车型,特别是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部分商用产品。

最后,售后服务覆盖力度不足。为一颗螺丝钉专门进一趟城,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农村销售量的关键因素。买车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养车也需要一笔不小支出。如果相关配套设施、售后服务跟不上,势必会挫伤农村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要更长效、有力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还应将售后服务与销售渠道一起下沉。

不可否认,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是市场形势下的必要之举。让新能源汽车下乡更顺畅,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