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最火热的SNEC光伏展会正如火如荼举办,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但也出现企业临阵缺席、往届炙手可热的行业 " 大佬级 " 人物未现身的情况。


光伏“冷热”交织

6月8日,据主办方消息,ST爱康控股子公司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称,因公司内部原因,已于6月6日决定不参加本届SNEC光伏展会。与此同时,往届积极发言的通威董事长刘汉元、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等行业大佬都纷纷缺席。

这或许能从侧面感受到,此时光伏行业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势。头部企业认真“秀肌肉”,不堪压力的企业不得不寻找解决方案,甚至面临淘汰。

从2023年四季度起,光伏产品量价齐跌。极端低价、市场需求疲软,使得光伏企业今年一季度经营承压,实现盈利的企业数量很少,大部分面临亏损。

一季度,新特能源、协鑫科技、阿特斯、大全能源等企业均有盈利,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更多的企业纷纷陷入亏损泥潭,其中,隆基绿能一季度净亏损高达23.58亿元。

“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寻找根因,大家都在反思突破。”正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纪凡在会上总结。

市场不相信眼泪

SNEC光伏论坛形式丰富多彩,涉及光伏产业未来市场趋势分析、合作发展策略、各国政策导向、行业最前沿技术、光伏金融等,是向业界展示成果的最佳机会。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与会提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当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流过泪,但流泪没有用。市场不相信眼泪,光伏能效要继续提高。”她认为,协同发展是必然的,但是更需要通过竞争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市场维护得更好。

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大全能源作为硅料环节的代表性企业积极参展,凭实力应对市场竞争。大全能源以稳定的品质、先进的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近期,大全能源成功研发与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已开始投产运营。“该项目在团队搭建、技术创新及洁净工程建设方面已实现既定目标,随着半导体级硅料进入试生产运营期,下一步将是产品质量的爬坡期及产品分级验证期,这个阶段需要稳扎稳打,尽快提升产品质量,以最终实现高端产品的顺利验证。”大全能源公开表示。

在半导体级硅料下游的硅片行业中,国内硅片企业沪硅产业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关键原材料多晶硅主要向德国的瓦克集团、美国的Hemlock及日本的丸红株式会社采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对三家供应商多晶硅合计采购金额分别占沪硅产业多晶硅采购金额的75.73%、95.51%和94.45%。推进半导体级多晶硅国产化,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刻不容缓。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长期来看,市场需求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大全能源在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上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公司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满足国内外客户对高品质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大全能源进一步透露,近期已有国内外多家下游客户表达了合作意向,目前正在积极沟通中。

高质量发展势能足

硅料具有产能投放周期长、投资门槛高、且需要连续生产的特点,因此其供给相对刚性。但在需求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硅料价格也会呈现强周期性波动,并会对下游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盈利产生显著影响。长期来看,业界对硅料行业高度看好,并形成广泛共识:未来市场将向成本、技术、规模具有优势的头部企业靠拢。

今年,作为硅料行业老大哥的大全能源新动作不断。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新增产能如期投产。届时,大全能源多晶硅的名义产能将达30.5万吨,将为市场供应更多稳定、高质量产品。

“作为一年一度的光伏行业盛会,SNEC展会将展示光伏技术的最新发展,头部企业表示有多款最新技术与产品精彩亮相本次展会,预计N型TOPCon、HJT、BC技术将成为讨论焦点。”国金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姚遥表示。

光伏行业N型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大全能源已经成为国内具备N型硅料批量、连续、稳定生产能力的企业。今年一季度公司成功实现N型多晶硅料产量4.3万吨,N型多晶硅料销售3.7万吨,N型多晶硅料生产及销售占比分别达到69.0%及68.6%。据悉,大全能源新疆和内蒙古两地N型单晶用料产能均已爬升至80%以上。

国际能源署的高级分析师HeymiBahar先生在会上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巨大贡献。他的肯定不仅是对我国能源事业的认可,更是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鞭策和激励。

风物长宜放眼量,相信中国光伏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将留下更多优质的企业带领行业砥砺前行,不断迈进,铸造光伏行业下一个里程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