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强大市场潜力的吸引下,马来西亚正在成为中国车企竞相出海布局的新锚点。

不少车企都在马来西亚进行了或深或浅、形式多样的布局,比如长安汽车、广汽均分别与当地企业合作建厂;长城汽车成立子公司;比亚迪在吉隆坡举行新车上市发布会;广汽埃安新车AION Y Plus在马来西亚上市……但是若是论起对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影响最深的中国车企,那不得不提吉利。

2017年,吉利收购马来西亚本土“国宝级”品牌—宝腾汽车49.9%的股份,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七年时间,吉利通过技术、产品、供应链、管理等全产业链出海的方式,将此前已经连续9年亏损、深陷困境的宝腾汽车盘活壮大,并且将其影响力扩大至整个东南亚市场。

这样的出海方式,被吉利称为“宝腾模式”。要知道,即使在当下,中国车企出海仍是以产品输出居多,而吉利已经早早通过“宝腾模式”,探索出了整个产业链,甚至是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输出的出海模式。

在吉利的全面支持和赋能下,宝腾汽车在业绩、销量、产品、产能等多方面都一扭颓势,全面复兴。

在业绩上,吉利入股后用两年时间帮助宝腾汽车扭亏为盈,截至2022年末,营收939亿马币,相比2018年338亿马币实现营收翻倍。

销量上,从2018年的64,744辆增加到2022年的141,432辆,如今连续四年销量和市占率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第二,海外出口销量排名第一。

在产品上,不仅产品矩阵扩大,吉利战略输出的SUV车型宝腾X70、宝腾X50,当年上市后更成为SUV细分市场冠军。今年5月8日上市的宝腾X90,作为宝腾第一部混合动力车型,代表宝腾正式开启新能源转型之路。此外,还从2017年仅有6万马币以内车型,开拓到15万马币价格车型,开启了中高端汽车市场。

为匹配不断增长的销量,吉利在宝腾的产能建设上也高度赋能,目前宝腾莎阿南老工厂年产能达10万辆,丹戎马林工厂通过新车型导入进行扩建,年产能可达25万辆。宝腾新建的发动机工厂,还将促进本地供应链的研发及制造水平提升。

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也是一场对企业组织、产品、人才、价值观的全面大考。在深度赋能宝腾汽车的发展经历上,已经反映出了吉利汽车成熟、先进的体系化能力。毕竟,不是每家车企都具有,远赴其他国家直接接管另一家当地成熟车企的实力。

如今,欧洲、美国等地高关税壁垒的阻碍下,在地理位置、汽车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明显的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地正成为中国车企的出海热门地。而吉利“下南洋”的七年经验,给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吉利汽车(HK|0017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