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鼎龙股份

鼎龙股份(300054.SZ)三次转型,从贸易企业升级为知名半导体材料上市公司;猫人集团在“八高”困境中突围,成长为中国科技内衣第一品牌;四方光电(688665.SH)找准硬科技创新点,成为智能气体传感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湖北企业在转型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6月14日,在湖北省委统战部“促进民企转型升级”专题交流会现场,鼎龙股份等湖北8家民企分享了企业转型发展故事。

新兴企业以技术谋转型

交流会现场,多位企业家分享了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他们提出,企业要想转型,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金辉介绍,公司成立之初,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业务。2006-2010年,公司意识到仅依靠传统的贸易模式,难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决定进行战略转型,从贸易型企业向高端创新材料生产型企业迈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公司成功开发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2010年,鼎龙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后,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并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布局,实现了半导体新材料和打印复印耗材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去年,公司半导体板块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达到32.12%。

黄金辉认为,鼎龙股份的成功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人才战略、产业链整合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年报显示,去年,鼎龙股份研发费用达3.8亿元,同比增长20.20%。

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友辉对技术创新也深有感触。他介绍,近年来围绕高技术、低成本、量产化三个方向创新,公司成长为智能气体传感器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四方光电每年有超过1200万支智能气体传感器,运用在国内外暖通空调、汽车、医疗仪器等设备上,服务捷豹路虎、沃尔沃、博世、LG、格力、美的、海尔等世界500强优质客户。

湖北唯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文贵成介绍,2022年12月,唯美医疗在仙桃同行业中率先建设5G全连接工厂,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可追溯等系统,生产线变得越来越“聪明”。

如今,在 5G 技术加持下,唯美医疗能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精益生产,全连接工厂运行不到一年,企业人力资源支出减少了8%,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5%,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到99%。

传统产业借数智化弯道超车

传统企业也在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完成产业转型。

“2014年是猫人的分水岭,当时猫人陷入高负债、高库存、高应收、高应付、高费用、高亏损、高诉讼、高利贷‘八高危机’中,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猫人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郑毅介绍,通过大数据比对和对消费人群的长期研究,公司发现,相较于款式,人们更愿意为舒适自在的功能和面料买单。找准定位后,2022年起,猫人集团与顶级定位公司展开战略咨询合作,确立为一家“科技内衣”企业。

在产品研发端,猫人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到了年收入的5%-8%,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到4倍,逐步赢得了新型科技面料产品竞争优势;在工厂端,猫人与实力工厂合作搭建数字化中台,由专业运营团队跟进,通过原材料规模化采购,实现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售罄产品可完成2天内补货的高效竞争力。

目前,猫人市场零售额从2016年的1.7亿元发展到2023年11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0%以上。猫人集团也从传统品牌蜕变,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跃升成为中国首个百亿科技内衣品牌。

同样将传统产业玩出新花样的还有劲牌神农架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维涛介绍,近年来在延续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发展工业生态旅游经济,实现生态环境发展与工业经济建设的双平衡,打造出“建在原始森林里的酒厂”的独特概念。

在转型过程中,公司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放下“酿酒铲”,端起“科技碗”:将对酒质没有提升的重体力生产工序进行改造,在核心环节创造性采用恒温恒湿糖化箱,攻克了传统行业严冬和酷暑酿不出好酒等难题;同时,将老师傅的经验变成工艺参数,通过电脑自动控制,解决了传统酿酒凭经验、靠人吃饭的问题,实现了天天生产桂花酒的目标。

湖北红日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家生产传统泡菜的手工作坊起步,如今通过不断转型调整,已经成为集蔬菜种植和加工、研发、销售泡菜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总经理张少剑介绍,为了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圈,公司主动推进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一套从原料发酵到自动配料再到成品封装的智能化生产线。

如今,公司产品一次合格率由98%上升到99%,损耗率由0.2%下降到0.1%。公司正计划建设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拟新上智能化产线15条,达产后年加工量可达30万吨。


编审丨刘定文 编辑丨何辉 胡馨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