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博汇股份公告称,基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困难,公司于6月12日起对两个40万吨/年的生产装置进行停产。

为控制运营成本,公司将采取各项节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等方式,努力维持日常经营活动。

然而,就在两天前的6月11日,公司还公告说,去年8月通过的利用闲置资金3亿元进行现金管理的事情,现在已经走到了开立账户正式实施的步骤。

账上还有3亿元,怎么就停产不干了,甚至需要“努力维持日常经营活动”呢?这么大的雷,我们该如何事先避开呢?

博汇股份为何停产?

我们先来理一下时间线,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博汇股份是一家宁波镇海的上市公司。这块地方传统上就是搞化工厂的,有非常多的中小型石油石化厂。

博汇股份也不例外,主产品是一类叫作重(chong)芳烃的特种油品,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6月底,有关上层新增了一项措施:“对混合芳烃、重芳烃、混合碳八、稳定轻烃、轻油、轻质煤焦油按照石脑油征收消费税”。按现行税率,每升1.52元。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去年7月,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产品由“重芳烃”升级到“重芳烃衍生品”。去年9月,公司正式向上层提交了重芳烃衍生品产品检测、鉴定报告,上层对公司重芳烃衍生品产品进行了取样检测,未提出异议。

去年11月6日,上层向博汇股份送达风险提示单,提示这些重芳烃衍生品需要按照重芳烃交消费税。今年3月27日,上层正式要求企业补交款项。

在此期间,根据博汇股份的公告,上市公司与上层进行了反复沟通,认为重芳烃衍生品不应属于重芳烃,但是上层没有采纳。从成本角度考虑,6月13日,博汇公司宣布停产。

这件事影响很大,整个周末,基本上财务、会计、税法类的号都在讨论。

但是我们今天不讲对错,不谈应不应该交这笔钱。

毕竟,哪怕企业最终是对的,按规矩必须先交钱,再复议,再退还。这个流程很长,即使最终企业赢了,股价也已经跌过了,我们的市值损失也已经造成。

从一开始就避开这样的坑,还是最好的选择。

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给大家聊聊如何识别这类风险企业。

如何避开博汇股份这样的股票?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的处理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不要买小市值股票。

我们之前就讲过,小市值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

还是用博汇股份举例子。我们刚才说到博汇股份的主要产品“重芳烃衍生品”应该每升要补交1.52元。根据吨升换算表,石脑油一吨换算1385升,也就是每吨要补交2000多元。

院长去查了一下,这类产品的报价基本上在4000-6000元一吨。补交金额占产品总价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据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称,博汇股份售价更低,约3000元一吨。这样的话,补交金额则是产品售价的三分之二。(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网上查到的报价主要是山东的厂,而炼化产业链集群在浙江,围绕桐昆荣盛的配套非常成熟,近的报价低一些很合理)

化工厂正常的盈利大概是在5%-10%左右。博汇股份22年年报28亿收入,1.6亿净利润,刚好符合这个比例。

现在说补交钱,要交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一下子出去5个亿不说,以后越开工越亏。确实也找不到停产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案了。

如果你是一个年产值1000亿的企业,还有很多其他产线,停了这一个,再交5亿,可能也就是毛毛雨。

但是年产值30亿不到的企业,这就比较难受了。闲置资金3亿元看起来很多,但是还不够交。何况,如果是主力设备停产,可能要被ST的。

而且,补钱还只是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风险还有很多。

比如,前些年某眼药企业,主力品种出现负面舆情,卖不动了。因为它是中小型企业,就这一款核心产品,于是收入暴跌。

还有今年的某药企,因为主力品种未进入医保集采,直接营收不够1亿元而被ST。

大型企业虽然也可能伤筋动骨,但往往更难被ST、不容易跌停,还有跑出来的机会。中小型企业遇到同样的事情,三个跌停可能算比较轻的,要回本真是难上加难。

当前环境大家也知道,国际的斗争,行业的内卷,上层的意志,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博汇股份补钱尚有探讨的余地,如果是敌人故意搞事情,中小型企业只会是筹码和代价。

如何识别下一个博汇股份?

而从微观层面上来讲,博汇股份这个事情,其实一直都有预警,只是可能很多人忽略了公司的公告。

2020年上市时,博汇股份招股说明书中,专门针对退钱一事提示风险称:

由此也可以看出,博汇股份有关钱的风险其实一直都比较大。即使没有最近这件事,由于退钱的金额是公司净利润的好几倍,假设之后发生不退钱、少退钱的风险,也很可能由盈转亏。

具体到最近的事情来看,博汇股份在一季报中已经提示了补钱的事情,而且当时补钱已经明确造成了不利影响:

但是从股价走势来看,发一季报后次日大幅低开,但迅速拉起,之后甚至进一步反弹,说明市场根本没有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

其实只要大家去查一下相关产品的报价,就能知道这部分补款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应该可以轻松得出“越生产越亏损”的结论。

5月24日,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博汇股份提问:一、公司3月29公告称收到税务机关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后至今近二月,请问此事是否已经得到解决?二、此事若得不到解决,公司产品不得不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公司是否能持续经营下去?三、贵公司为什么在2023年6月30日后去改变工艺、改变品名?是不是应对2023年11号文的要求?

其实互动平台虽然总有搞笑提问,但时不时也会有专业投资者出没。这三个问题直击公司经营核心,但大多数朋友应该是没有注意到的。如果注意到了,也不至于吃个20cm跌停。

事实上,博汇股份再次回答称,“重芳烃衍生品”如调整为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对于公司产品来说此税负较高,将税负完全向下游传导存在一定难度。该业务模块可能亏损,公司将减少相应产品的产能。公司将面临业务收缩、营业规模减少、营收下降的风险。

从微观层面上讲,其实很多公告的细节都在为我们提示风险,博汇股份这件事,起码有3次事先逃命的机会。

所以大家该看的还是要看,你多花的每一分钟都是为了以后少亏钱、不亏钱。

当然,避坑的最终奥义肯定是买ETF,绝大多数个股的风险都可以用ETF来规避。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