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两市延续了分化震荡走势,但具体指数板块表现与周五相比又有显著变化,早盘指数全线低开,开盘后迅速分化,创业板和科创板在锂电、芯片等板块回升带动下快速冲高翻红,而50指数低位弱势整理,短暂回踩后创业板和科创板再度冲高涨幅扩大,10点半后形成震荡走势,尽管50指数、中证1000等指数午盘前回落走低,但午后创业板和科创板再度拉升创出盘中新高,随后形成横盘整理走势,50指数不为所动始终在低位徘徊,收盘时指数涨跌不一,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小幅上涨,中证1000指数微涨,沪指和50指数跌幅在0.5%上下,成交量明显萎缩,红盘股1600余支,北向流出33亿元。

板块方面PCB、AI手机、无线耳机、半导体、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类板块领涨,CPO、工业母机、航空、减速器等板块也较为活跃,煤炭、家居、传媒娱乐、电力、钢铁、房地产、石油等蓝筹红利板块领跌,近几个交易日虽然大盘走势疲弱,板块表现也是反反复复,经常是今天涨明天跌,但总体来看锂电、芯片、消费电子这些近两年调整充分,并且在2~5月份的反弹过程中并没有跟上大盘反弹强度的低位板块表现更具持续性,像芯片板块虽然也间隔出现回调,但总体来看是反弹力度强回调力度弱,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反弹节奏,而对比之下50指数代表的红利等蓝筹板块近期却是反复震荡下行,这也造成了明显的指数强弱差异。

现在如果梳理一下春节前后开始的这几个月市场走势,春节后第一波反弹是较为同步的,但到了2月底就开始出现分化,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反弹高点都出现在3月中旬,但到4月中下旬沪指再度反弹创出新高的这个阶段,创业板和科创板就明显不能跟上反弹的强度,不但反弹力度低,而且很快就遇阻回落了,在这个阶段创业板和科创板无疑是市场中弱势的部分;但是当大盘5月底开始回调之后,创业板和科创板却开始表现出抗跌性,在近期更是出现了逆势上涨,走势明显强于沪指、50指数,反而成了这个阶段强势的部分,市场出现了高低位的切换。再探究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具体的板块表现造成的,前期50指数强是因为红利等蓝筹板块受到追捧,几乎以一己之力拖着沪指走强创出新高,在这个阶段什么锂电光伏芯片等板块统统跟不上,甚至会被抽血走弱,而近期50指数成了调整的主要压力来源,原因也是红利等蓝筹板块连续下跌,这个时候资金说是重新寻找机会也好,抱团取暖也好,就转而去选择了低位板块介入,这是近期创业板、科创板等指数走强的根本动力。

这种此起彼伏的变化当然也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当然是让市场维持了局部的活跃度,不至于出现全面下跌,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底这段时间,市场就是整体下跌的,50指数跌跌不休,其他板块指数也没有走强而是一起下跌,这个阶段也是风险最大的阶段,春节后市场的反弹虽然强度和节奏差异很大,但总能保持局部活跃度,也有一定个股机会;不好的一面是这种不断出现跷跷板现象表明市场的分歧、分化难以弥合,完全无法形成合力,所以无论是蓝筹领涨还是成长带动,市场都很难走出较长周期可持续、板块交替上涨、有足够挣钱效应的大行情。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实情况,对于芯片这样近期已经明显表现出上攻态势的板块而言,并不怕大盘下跌,其实下跌反而会带来更多的低吸机会,而对市场整体而言,能否走稳仍然要看50指数的表现,如果50指数代表的蓝筹板块继续下跌,那跌破3000点毫不意外,只不过指数还是那个指数,但3月份的3000点和6月份的3000点,个股的表现可能就有天差地别了。

预计周二有所反弹,对50指数而言当然要看两桶油、四大行、茅台、平安这些个股板块的表现,而同时也要注意创业板、科创板这些近期走强的板块以及对应的权重板块的动向,看看是同步还是逆势,3000点关口附近量能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我自己今天继续持股观望,仓位仍是107.5%(22.5%融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