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李佳佳李贝贝上海报道 2024-06-17 20:26:27

摘要:当行业还在讨论24%的组件量产转化效率时,这一ABC光伏技术龙头的组件量产转化效率却悄然迈入了“25%+时代”。

图为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

当行业还在讨论24%的组件量产转化效率时,这一ABC光伏技术龙头的组件量产转化效率却悄然迈入了“25%+时代”。

6月12日,记者从爱旭方面获悉,公司最新发布的“满屏”组件的最高功率达700W,转换效率突破25%,打破了全球组件量产的转化效率纪录。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追求晶硅电池29.56%极限转换效率的道路上,公司从未停歇,“满屏”组件正是我们挑战极限的又一次尝试。在他看来,爱旭有两个核心竞争力。一是产品技术创新,二是工程制造能力创新。

成本方面,陈刚表示,一个新的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替代技术,一定要比旧的技术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这是必然的。如果说这个技术不能在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这三者都取得成功,这个技术就不可能存在。公司的ABC技术,经过珠海工厂、义乌工厂和济南工厂三次迭代,义乌工厂和珠海工厂目前的产能是有机会做到和TOPCon同价的,济南工厂是肯定能做到比TOPCon成本更低的。

组件量产效率迈入“25%+时代”

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永恒主题。那么,爱旭最新推出的“满屏”组件,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据公司人员介绍,这一组件从硅片、电池、组件全流程技术与工艺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一方面,组件采用了超高阻n型硅片、极致高效的ABC电池技术,叠加高可靠性0BB串焊技术。另一方面,还创新性地将汇流条移至组件背面,并研发出ABC精准叠焊等工艺,彻底消除了片间距,提升电池片满铺率。如此,更满的受光面积、更高的电池效率的情况下,使得“满屏”组件效率跃升至25%以上,开创了行业全新量产效率里程碑。

另外,叠焊工艺与ABC组件的一字型焊接天然适配,具有应力更低、隐裂风险更小优点,破解了行业叠焊技术的可靠性痛点。

谈到创新,陈刚认为,爱旭有两个核心竞争力。一是产品技术创新,二是工程制造能力创新。他表示,“太阳能行业为什么卷?因为它新技术出来旧技术就要消失,不像半导体,不像其他行业,新的出来了,旧的还能便宜点用。半导体行业3纳米出来了,7纳米的还能用,太阳能行业新的出来旧的都没有了,技术领先是非常重要的。”

陈刚还指出,“光有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是不够的,必须有设备把它做出来。仅仅有设备还不够,还要把工厂生态建立起来,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要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

在工程制造方面,陈刚提到,AGV是爱旭首先发明应用出来的。下一代工厂,他们已经取消了AGV,公司通过工程制造能力创新,义乌厂、济南厂一个AGV都没有了,公司消灭了这个工序,用更先进、更低成本的工程制造能力替代它。下一代工厂,济南工厂生产的每瓦成本会比TOPCon低0.03元-0.05元。

爱旭股份副总经理夏恒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电池效率与受光面积的提升,让爱旭全新一代ABC组件效率全面迈向25%+新时代。面向工商业、户用、集中式场景的ABC全系组件产品,将在四季度全面应用满屏技术。”

记者获悉,更高的组件效率也会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收益。以户用光伏为例,与TOPCon 635W组件对比,平台商采用ABC满屏700W组件,单块组件收益可增加72元,投资商IRR能够提升4.4%,投资回报时间会缩短4个月,每块25年发电量能够提升1888度。

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随着光伏行业发展的持续深入,供需错配、产业链价格下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发显著。在这一背景下,光伏行业的“卷”显而易见,那么如何在低价竞争环境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光伏企业普遍思考的问题。

对此,陈刚向记者表示,“我们所能做的事情,首先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因为我们是一个特别的产品,也是一个新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我们2021年推出来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感觉。”

记者关注到,不同于TOPCon和异质结,爱旭选择的是走差异化的ABC技术。提及ABC技术,陈刚透露,“大家都说我们在赌ABC,其实并不是赌,N型所有的技术路线我们都做过,TOPCon、HJT、HBC这些技术都有研发。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缺点,所以能够更好地去洞察一些更好的技术。”

据了解,公司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有所显现,陈刚表示,“通过一系列努力,在欧洲、日韩这些比较高附加值的地区已经认同我们的产品了,也认同了我们产品的价值,也改变了他们过去同质化的只讲价格的习惯。”

提升市场份额方面,陈刚还提到,要研发和生产更多可以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产品。现在已经到了客户时代,即客户会去评估你的产品给他带来的价值,然后给你一个合理定价。此外,更加精细化地运作。过去整个光伏产业是比较好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不断去把客户所有的场景区分出来,把每个场景的价值挖掘出来,然后把客户每个场景的收益给提升上来,这样客户才会认同。

谈到钙钛矿技术,陈刚表示可分为三种,一种是钙钛矿单层组件,二是钙钛矿叠层组件,三是钙钛矿和晶硅结合的组件。无论是单结还是叠层,钙钛矿技术都存在稳定性差、长期可靠性严重缺失等普遍制约实际应用的致命问题,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产品。同时不管你是单结还是叠层,钙钛矿C60和铯这些稀有元素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铯我们研究了很久,这也是未来制约钙钛矿的重要因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