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翻车了,理想断电了 还得是王传福!5-23

牛股天下无敌 2024年05月23日 05:35 湖北

分享到:   

 点赞 38 评论 65 收藏

雷军翻车了,理想断电了,还得是王传福!


2024-06-18


吸引了整个汽车圈关注度的雷军,在3900万网友的注视下翻车了。

一切只因为雷布斯在直播中说,小米su7车队依然在测试,要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

网友们一下就炸了。

一是小米Su7的全生命周期竟然只有15到20万公里,也就是对于许多一年开四五万公里的重度用车者而言甚至开不到四年。二是车都卖了上万台了,测试竟然还没有做完。

小米汽车官方很快给出了回应,但显然不足以打消全部质疑。我完全不相信第二条小米su7没有做完测试就上市。但对于第一条,除非雷军的语文不及格,否则从字面上来理解,他就是全生命周期只有15-20万公里的意思。

对一款卖价高达30万的汽车而言,这未免太儿戏了。

而小米汽车近来又曝出不少问题。

5月7日,福建厦门车主温先生驾驶刚提的小米SU7汽车,刚行驶39公里就趴了窝。尽管小米立马退款退车的公关方式值得称道,但公众对小米质量的担忧却无法打消。

5月8日晚,湖南耒阳的李先生开着刚买一个月的小米SU7,在停车过程中,疑似刹车突然失灵。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5月13日回应称,故障是系统软件误识别所致,已对此“小概率事件”进行修复,并请用户不必惊慌。问题是,谁能承受这样的“小概率事件”?

近日,广东佛山的聂先生又爆料, 其提车不到1个月的小米SU7两次在高速路上智驾失灵,无法行驶。最终也只能退车。

种种事故,加上雷布斯此次的言论综合来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互联网新贵们对“造车”这件事缺乏应有的敬畏。

纯电车的产品不是那么好做的。

这种稳定性才是最难追赶的。

小米的小毛病不断,余承东的,体现出来的是整个造车新势力对汽车制造行业的不够敬畏,也是对整个汽车产品逻辑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很难说是成立的。

因为汽车行业有两个底层属性是不可撼动的。

一个是汽车归根结底都是通勤工具,行驶品质远高于任何其他功能——包括各种花里胡哨的大触屏。二是汽车是耐久消费品,不是一年一换的手机,稳定性的权重远高于其他任何特性。

背离这两点,无论小米也好大米也好,都不可能真正成功。

丰田并不是动力最强的,也不是内饰最奢华的,更不是品牌最高的。丰田成为世界第一车企,靠的是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卡罗拉永远是被人嘲笑的马路三大妈,任何一台车都可以号称让他吃自己的尾气。但卡罗拉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辆。去年卖得最好的中国车企比亚迪全年销量300万辆,要累计超过这一款车,也得17年。

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百米赛跑。

与喧嚣的雷军相比,这几个月的李想就低调得多,但他一开口就是重磅炸弹。

5月20日,李想宣布今年不会推出纯电SUV产品。这与年初计划推出四款纯电车型的激进计划大相径庭。

如果说雷军翻车体现的是纯电的产品不那么好做了,那么理想宣布推迟电车投放则意味着:纯电车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理想暂缓推出纯电车型,是因为担心战线拉的太长拖垮自己。收缩战线硬刚问界,将增程市场的主动权牢牢站稳,是李想思索之后做出的选择。

纯电车的确是比增程式更残酷的市场。

按同类对比,增程式的主要竞争对手只有问界一家,而理想是先行者。无论市场认知还是商业模式,理想都有底气。

而纯电车的竞争对手更多,且理想变成了追赶者。蔚来、小鹏、智己、极氪等品牌都已经在纯电市场布下重兵。更不要说有比亚迪和特斯拉了。

理想不但要面临他们的竞争,还要面临自身产品的竞争。纯电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焦虑。同样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既然选择理想,为什么不选择增程呢?

事实上,不要说理想,问界的纯电产品,一样卖得不行。

最关键的是,进入纯电市场,理想还将直接面对所有纯电玩家都不得不面对的对手:特斯拉。

为了和特斯拉竞争,蔚来提供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的服务体系和行业内独一份的换电体验,小鹏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极氪提供了行业内没人做的小众猎装车,小米提供了一名山寨马斯克。

理想能提供什么?

一片用来反击黑暗的光明吗?

雷军的翻车和理想的断电都说明了,纯电市场远比他们想象的困难。再结合2024年前四个月纯电市场增长率只有10.6%,远远低于新能源的平均增速,纯电赛道已经抢先进入残酷的淘汰赛。

这就是理想股票为什么最近连续暴跌的最主要原因!

欲速则不达!

还得是像王传福那样老老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儿的

用科学的态度来造新能源汽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