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苹果最新股价!谁还拿巴菲特的减持当回事儿?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0.95%,标普500指数涨0.77%,道指涨0.49%。其中,纳指、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收盘新高,纳指实现连续六个交易日续刷收盘新高!

苹果股价继续大涨1.97%!收盘价216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现在地球人谁都知道,苹果公司是巴菲特第一重仓股。 持股一共达到10亿股。占苹果公司总股份的44%。最高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美元。

2019至2020年,苹果猛涨。巴菲特减持阶段 (- 1亿股)

这一阶段,至2020年,苹果股价涨了好几倍,但营收也放慢,PE过高。是巴菲特一边说好,一边减持的阶段。

巴菲特在2020年2月曾表示:“这可能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好的企业。”“我不认为苹果是一只股票。我认为这是我们的第三项业务。”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是苹果的用户,有人给你1万美元,让你扔掉你的iPhone,并且永远不再买,你是不会接受的。”,不过“如果有人提出同样的建议,让你放弃正在开的福特汽车,并且再也不买该公司的车,你会接受这1万美元,然后去买一辆通用的汽车。

巴菲特指出,苹果公司运营得非常好,苹果CEO库克是历史上“最经典的”领导者之一,也是“最伟大的经理人”之一,并赞扬他真的很了解业务。

巴菲特2020年曾表示,他看重的是苹果产品构建出的生态系统以及它的不可替代性。

2020年第四季度,巴菲特将苹果公司的持仓减少6%至8.87亿股左右。如果按照2020年收盘价132.69美元进行计算,巴菲特的减持估值为40.09PE市盈率和34.46PB市净率。考虑到苹果公司还在2020年进行了股票1拆4操作。所以巴菲特的“真实”减持价应该在530.76美元附近。相比125.73美元的买入价来说,减持价达到了4倍还多

为什么在2020年卖出,明显是觉得苹果高估了,并且从营收报表来看,营收放慢且PE也高,股神高位套现一波。可没想到后面苹果还在不断释放潜力。

巴菲特一边说很喜欢苹果,一边减持,大师的操作,果然是很风骚啊,常人无法模仿。

虽然苹果公司遭到了巴菲特的连续的大规模减持,但是股价这些年仍然扶摇直上!

实践证明,美国人并没有拿巴菲特的减持当回事儿!

一家公司的股价是否上涨,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而不取决于某个人的增持或者减持!

这就是比亚迪股价未来的光明前景给我们的启示!

再重申一遍!比亚迪股价未来的上涨不取决于某个人物的减持!不能盲目的崇拜某一个人!

而仅仅取决于比亚迪未来的基本面!


上海证券金田营业部   葛诚

2024-06-18 14:34:1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比亚迪取得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专利,优化悬浮电机的性能


金融界


2024-6-1813:14金融界网站官方账号


金融界2024年6月18日消息,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授权公告号CN117977882B,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浮电机、悬架总成和车辆,该悬浮电机包括定子模块、动子模块以及体积补偿器,动子模块套接于定子模块,动子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定子模块将容纳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体积补偿器具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暂存腔,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暂存腔,第一暂存腔和第二暂存腔用于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轴向移动时储存来自容纳腔中的冷却液或向容纳腔补充冷却液,以使得冷却液在能够减小对电机的运动行程的影响下进行冷却,有利于快速地减少动子模块的阻力,优化悬浮电机的性能。

2024-06-18 14:41:1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固态电池,即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这种电池相比传统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短的充电时间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据比亚迪弗迪电池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从技术路线选择上看,弗迪电池极有可能选用了高镍三元(单晶) 硅基负极(低膨胀) 硫化物电解质(复合卤化物)的技术路线。其电芯容量可以做到60Ah以上,质量比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体积比能量密度达到800Wh/L,电池包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 从成本上来看,弗迪电池先降本固态电解质,再将整体材料BOM成本在2027年计划降本20~30倍,再通过提高产品良率 规模化效果 工艺优化等方式将制造成本降低30%~50%,有望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图说:比亚迪弗迪电池公布数据 来源:Voltaplus 一直以来,成本是固态电池目前的劣势之一。 有数据显示,现阶段固态电池的每千瓦时成本大约为150美元,几乎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 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制造足以为汽车供电的固态电池,其成本可能非常高昂。因此,降本对于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是重要的一环。 从量产时间上来看,2027年,比亚迪将小批量生产,搭载于比亚迪高端车型,示范项目规模约为1000台。2030年,预计将有4万台车辆搭载全固态电池。2033年,预计将有12万台车辆搭载全固态电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