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洪涛股份$*ST洪涛(SZ002325)$实控人、董事长刘年新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透露,这家市值一度近400亿元的知名建筑装饰龙头,目前已经深陷困境,“难以维持业务经营”。刘年新还自曝“为洪涛,我已濒临倾家荡产”。公开信引发广泛关注。

而没有意外,早已披星戴帽的洪涛股份(*ST洪涛),6月17日、18日迎来连续第14、15个跌停,也是其股价跌破1元后的第11个、12个跌停,最新股价来到0.56元,市值不足10亿元。这意味着,后续8个交易日即便公司连续涨停,也无法回到1元以上,将触发“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面值退市条款。

退市意味着洪涛股份背后超7万名股东将“被埋”,几近血本无归。洪涛股份背后的债权人同样受伤,最新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有合计近17亿元的借款,从此前披露的公告来看,其构成绝大部分是银行借款,目前均处于逾期状态。

4月30日的公告显示,公司这近17亿的贷款中,涉及平安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华兴银行、上海银行等。其中,建设银行占比最大,达到了5亿元。

董事长自曝濒临倾家荡产

公司董秘火速辞职

刘年新在公开信中称,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及行业周期影响,房地产企业频频暴雷,加之前几年疫情影响公司工程进度,并且建筑装饰行业普遍存在项目前期垫付资金情况,公司应收账款回款缓慢,导致公司资金紧张情况。

与此同时,银行对房地产及建筑装饰行业采取收紧授信政策,部分到期银行授信及贷款无法续借,甚至出现要求提前归还贷款的情况,近五年金融机构对洪涛抽压断贷10余亿元,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现金流,致使公司现金流难以维持正常业务经营。

刘年新称,为了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及快速融资需要,“我及我的家人亲属为公司多次提供财务资助5亿元左右,提供了超过10余亿元的担保”。其表示,为洪涛集团提供财务资助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股票质押及房产抵押。

而其为资助洪涛股份质押在国信证券的股票,由于洪涛无法及时还款,“致使本人不能按照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交易协议约定购回股票,质权人国信证券按照协议约定对本人违约部分股票进行了强制平仓”。

另外,刘年新还称,其为洪涛购买深圳市方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房产的付款义务做了保证担保,后因洪涛无法按约支付,其面临被法院强制执行。“为洪涛,我已濒临倾家荡产。”

6月17日晚,洪涛股份公告,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苏毅递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苏毅申请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及信息披露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辞去公司子公司所有职务。

6月16日晚,公司公告,董事会于2024年5月13日收到侯春伟的书面辞职报告,侯春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裁及所兼任公司董事会战略、信息披露等委员会委员等一切职务。不过,公司并未第一时间披露而是压了一个月,已经涉嫌违规。

近17亿银行贷款逾期

涉建行等8家银行

目前,连续12个交易日在1元以下的洪涛股份,股价已经来到0.56元,即便后续连续涨停,也将锁定面值退市。而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仍有股东超过7万,因为跌得太快,这些股东多数应没有来得及出逃。

除了股东,债权人同样成了大“苦主”,而洪涛股份负债的一大特点是,借款基本来自银行,其中不乏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大行。今年4月30日,洪涛股份发了一份公告,详细披露了其借款的逾期情况。

从名单来看,较为大额的有19笔,涉及8家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平安银行(SZ000001)$、建设银行$建设银行(SH601939)$、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华兴银行、上海银行,其中逾期最久的已经一年有余,合计金额达到16.73亿元。

其中最“受伤”的是建设银行,一共被逾期了5亿元,其次则是平安银行,有约2.25亿元。农业银行、上海银行被逾期均接近2亿元,浦发银行则有约1.6亿元。

从最新财报来看,洪涛股份的经营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一季度整个营收还不到1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不足5000万元。公司最大的资产构成是应收账款,有24亿元,但这些钱大部分都是上游的地产开发商拖欠,在较多房企爆雷情况下,指望应收账款回款偿债,无疑希望渺茫。

好在这些银行借款时或多或少握有一些抵押物。

2023年1月的公告显示,公司向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申请将两笔贷款共计人民币1亿元整展期半年并签署相关协议。以上两笔贷款担保物为公司自有资产(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深圳市罗湖区泥岗西路洪涛公司单身宿舍2栋、罗湖区泥岗西路泥岗村办公综合楼一层等),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洪涛装饰产业园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