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和指导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作为中药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以岭药业早就定好了创新这步“先手棋”,并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了先机,赢得了优势。

理论创新筑牢发展根基

一个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理论的突破,以岭药业始终把络病理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系列的创新中药研发均是在络病理论创新指导下完成。目前,以岭药业研发上市的专利中药已有14个,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临床多发、重大疾病领域,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

同时,以岭药业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相继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其中,《络病学》成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在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课。2023年5月,“中医络病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科技创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多年来,以岭药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以岭药业研发投入达9.35亿元,占营收比超过9%。在高研发的基础上,以岭药业搭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国家科技大奖。

依托先进的科创体系和对新技术的持续研发投入,以岭药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2023年10月,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的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JAMA刊出,并获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中国十大医学研究、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十大亮点;前不久,《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论文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InternalMedicine,影响因子39)发表,成为首个证明中成药可以降低该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临床循证医学试验;中国中药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药品牌研究报告,公布了“2023年中药创新品牌企业”榜单,以岭药业荣登榜首。这些成就的背后,都映一个词——“新质生产力”。

模式创新加快新药研发成果落地

在模式创新方面,以岭药业创立“理论+临床+实验+新药+循证”一体化的中医药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以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组方和实践,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技术和现代科技完成实验研究和新药转化,新药上市后再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并用确实的数据来诠释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让中医药创新理论的科学价值得到临床、实验数据的佐证。

在强大科研实力和创新模式的支撑下,以岭药业中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公司独家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一成果在眼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以岭药业中药1.1类创新药芪防鼻通片已申报生产,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及络痹通片正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预示着未来有更多的创新药物将陆续问世。

开放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以岭药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搭建国际营销网络,建立了独立的国际贸易中心、海外分公司等机构,并加强与驻在国政府、医疗学术机构、海外经销商的合作,推动国际注册,加强国际市场销售,通过产品的海外落地,拉近与海外民众的距离,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目前,以岭药业旗下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专利创新药已累计获得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文,二线品种如津力达颗粒、夏荔芪胶囊、八子补肾胶囊的国际注册也在加速推进中。

综上所述,以岭药业通过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全面布局,不仅筑牢了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培育了强大的新质生产力,还打造了丰富的产品矩阵,从而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