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境内首批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的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正式获批。

业内表示,沙特凭借着市场的稀缺性、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较强的增长潜力以及年轻人口结构的支持,逐渐在新兴市场之中崭露头角。一方面离不开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中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

首批投资沙特ETF获批

作为全市场首批沪港互挂投资沙特的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通过投资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的形式,实现对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紧密追踪,为境内投资者打开了投资沙特资本市场的大门。

根据资料,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的标的指数为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FISAULM.FI),该指数涵盖了包括沙特阿美在内超过50家的沙特大中型上市公司。

从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金融、原材料、能源、公用事业、通信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41.6%、17.2%、9.2%、8.5%、7.5%;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拉吉希银行、沙特国家银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均为在沙特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自基日(2019年3月15日)以来累计涨幅超20%,超过了同期MSCI亚太地区、富时新兴市场、沪深300、恒生指数等代表性宽基指数的表现。

华泰柏瑞基金介绍,采用互挂投资形式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升投资效率。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也是继首只沪港互挂ETF——恒生科技ETF、首只沪新互挂ETF——东南亚科技ETF之后,华泰柏瑞基金与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在跨境产品领域的又一次强强联手,为A股投资者布局沙特资本市场提供了简单便捷的投资工具。

跨境ETF持续扩容

Wind数据显示,自2012年8月首批跨境ETF成立以来,截至今年6月12日,境内市场上已有121只跨境ETF,累计规模突破了3000亿元,成为境内市场上仅次于股票型ETF、规模第二大的ETF品种。

近年来,跨境ETF迅速扩容,半数以上的产品在2022年及以后成立。与此同时,跨境ETF的品类也在日益丰富。其中,纳斯达克100、恒生科技为挂钩ETF数量较多的跨境指数,ETF产品数量分别多达12只、10只,累计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

从地域分布来看,投资港股、美股的跨境ETF占据主流。另外,境内还发行了投资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跨境产品,包括华安德国(DAX)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安法国CAC ETF、华泰柏瑞中韩半导体ETF、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等。而此次获批的两只投资沙特市场的ETF,进一步拓宽了跨境ETF覆盖的地域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互挂”成为跨境ETF较有特色的形式之一。

在关注境内投资机会的同时,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认为,兼顾境外投资视野、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或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站在当前,柳军认为或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寻找跨境投资的机会,包括科技创新、美元利率下行之下的新兴市场、全球第五轮产业链的转移与重构、人口红利带来的部分地区发展机遇、相对成熟稳定的境外市场、通过汇率变动寻找投资机会。

$纳指科技ETF(SZ159509)$

$恒生央企ETF(SH513170)$

$纳指ETF(SZ159941)$

#专家建议4000点之前禁止做空,怎么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