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6月18日,海运概念股集体上攻,国航远洋、招商南油、中远海控、中远海特、宁波远洋、海通发展涨幅居前。

今年2月初至今,A股航运板块异军突起,整体涨幅近40%。其中,中远海控飙涨逾50%,市值一度重回2400亿上方,突破2021年创下的股价纪录。然而中远在6月11日闪崩跌停,随后几个交易日也未能收复失地。

那么,航运周期行情要戛然而止了吗?

航运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价格逻辑远比量的逻辑要重要得多。要判断航运市场行情是否演绎完毕,需要从长、中短周期对运价进行推演判断才行。

从航运长周期看,目前正处于上行大趋势之中。以史为鉴,每一轮航运超级长周期普遍为20-30年,因为船寿命与船厂产能周期均为20-30年。简单来说,航运周期从衰退迈向景气,船可能已经不够了,但未被市场观测到。一旦实质性缺船,而船舶制造厂往往产能有限,且老船更新需求依旧,那么就会驱动航运周期景气度走升。

这又会让船价回升,高船价又用较长时间让造船产业链扩张。但造船交付有滞后效应,在周期波谷可能大致1.5年,在周期波峰可能需要长达5年之久。订单过剩到被市场认知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如此,又需要20-30年来消化这些订单。

上一轮超级周期上行期为1988年至2007年,因中国和亚洲经济蓬勃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造船交付量在2007年达到6190万GRT,是1987年的5倍之多。2008年是一个超级拐点,当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因全球贸易量下降以及产能过剩,全球船舶航运业进入了长达12年的调整期。2020年爆发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大混乱,触发全球船舶航运业进入上行大周期。

航运大周期中又有小周期。从需求端看,中美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有望在2024年二三季度迎来补库周期,有望带动海运贸易量回升。

美国方面,从1993年至今,一共经历了9轮库存周期,目前正处于第9轮周期去库尾声阶段。本轮周期切换,最大驱动因素可能会是美联储降息,会提振消费与投资需求,驱动被动去库转为主动补库。中国方面,第7轮工业被动去库周期从去年7月开始至今,已经持续11个月了。今年三季度开启新一轮主动补库周期概率较大,但补库斜率应该没有之前7轮那样陡峭,会相对更加平坦一些。

除海运贸易量外,因地缘冲突导致的运距拉长被动让需求有所提升。近来,红海危机便是运价持续暴涨的重要驱动力。

而在供给端,因疫情期间船舶订单量大增,以致于2024-2025年交付量将维持高位水平。据Clarksons数据,2024年预计交付集装箱总运力达到300.7万TEU,同比增长31.8%,预计2024年船队运力增速达到8.8%。

不过,全球环保新规EEXI和CII相关规则已于2023年生效,会加速部分老旧船舶淘汰。此外,航速也会因为新规有所降速,这些均可对冲一部分新船交付带来的运力过剩压力。

整体看,从长、中短周期看,航运运价大概率将维持高位,甚至有进一步上涨空间。这将是航运板块未来行情走好的核心驱动,加之市场风格偏周期股,航运板块的行情或仍可期待。$国航远洋(SZ833171)$$招商南油(SH601975)$$中远海控(SH601919)$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