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机上市首日开盘股价

赴港上市受热捧,目前港交所98家上市申请企业大部分来自内地企业。




6月18日,武汉有机(2881.HK)登陆港股上市交易,开盘价9.88港元/股,涨幅79.64%,总市值9.22亿港元。

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苯甲酸、苯甲酸钠及苯甲醇生产商,武汉有机是山东富豪高雷旗下首家港股上市公司(相关阅读:武汉有机IPO前,为何大手笔分红13亿),也是湖北第22家港股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湖北还有黑芝麻智能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以及元光科技申报港股上市已被港交所受理。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A股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今年4月30日起提高上市财务等指标后,港股市场迎来“申报潮”。今年以来,港交所受理主板和GEM(创业板)上市申请企业94家,另有7家企业通过聆讯,27家企业上市。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多样,其中一方面是与A股加强上市审核条件有关,很多拟上市企业因不具备在A股IPO的条件,而转战港股或其他市场。

港股上市财务指标相对“宽松”

相对A股市场,港股主板和创业板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相对要“宽松”一些。

根据港交所公布的上市规则,从主板盈利指标来看,港股要求企业最近一年盈利不少于3500万港元,且前两年累计盈利不低于4500万港元;A股则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不少于1亿元,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近日申报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元光科技,总部位于武汉光谷,是一家数据智能公司,代表产品“车来了”是我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2021-2023年,元光科技的收入分别是1.63亿元、1.35亿元、1.75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对应为4419.6万元、981.4万元和4649.5万元。不难发现,元光科技满足港股上市指标,但离A股上市指标较远。

创业板方面,港股要求前两个财政年度经营业务所得的净现金流入总额,必须最少达3000万港元,或者上市时市值不低于2.5亿港元,且前两个财政年度收益总额不低于1亿港元;A股是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1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或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4亿元等。

拟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广东集信,主营业务为建设工程检测检验服务。2022-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038.3万元和4212万元,净利润对应为291.2万元和1325.4万元,两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总额为1.47亿元。对比来看,广东集信同样符合港股上市财务指标要求,但不符合A股相关要求。

港股与A股对企业上市财务指标要求对比图 (数据来源:支点财经记者整理)

上市流程最快6个月“搞掂”

屈放介绍,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另一个原因,是港股上市审核期限相对较短(A股排队企业众多,导致的审核期限较长),一般6-12月即可走完上市审核流程,而A股常常需要2-3年。

截至今年6月17日,港交所受理企业上市申请数量为98家,在200余家企业主动终止IPO之后,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仍有396家。

刚刚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武汉企业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车规级计算SoC(一种赋能智能汽车关键任务功能的集成电路)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服务商,2023年6月30日首次递交招股书,今年6月1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用时不到一年。

还有企业谋求A+H两地上市。今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讯飞医疗,是A股上市公司科大讯飞(002230.SZ)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诊疗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不管企业是申请在A股上市,还是申请在港股上市,都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规,境内企业申请港股上市的,应该在提交申请文件后向证监会备案并获得通过,才能走后续的聆讯和上市流程。

多位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的证券人士表示,港股上市宽容度高,理论上来说意味着风险更大,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风险。同时,相对A股来说,港股市场流动性较差,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他们建议,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企业时,一方面可依据新股申购的市场热情作判断,另一方面可从企业是否为头部企业来决定投资,降低相关投资风险。


编审丨刘定文 编辑丨何辉 胡馨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