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周淼

6月17日,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因被传推行“896”工作制引发热议。据相关报道,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奋斗100天”的号召,即号召符合条件的员工从6月12日开始,实施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为期100天。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要求仅针对中国籍员工,不包括外国籍员工和台湾籍员工。尽管对于上述“896”工作制的说法,宁德时代方面则不予认可。不过有报道指出,早在2022年,宁德时代就被指发起类似的号召。

从ESG的角度来看,上述导致宁德时代被诟病的“劳动者权益”问题已成为ESG中社会(S)维度下的一项重要议题。从宁德时代的ESG整体表现来看,该公司一度被外界称为“ESG榜样企业”、“ESG之王”,旗下宁德工厂一度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评选为“灯塔工厂。

不过另一方面,自2019年被纳入MSCI(明晟) ESG评级体系后,宁德时代评级先升后降,2022年至今稳定在“A级”。虽然其已领先90%的A股上市公司,但仍未达到MSCI设立的领先标准(AA级与AAA级)。那么,宁德时代为何三年在ESG评级上原地踏步?

社会(S)议题表现“拖后腿”

从最新MSCI的评级来看,宁德时代在社会维度的评分仅为3.8分,远低于环境(E)、治理(G)两个维度的 7分、5.1分。相较之下,同行中欣旺达(300207.SZ)和亿纬锂能(300014.SZ)在社会维度的评分分别为5.4分、4.5分,也均优于宁德时代。

另一方面,从ESG报告来看,宁德时代在社会维度下“劳动力管理”方面的表现亦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平等与多元化方面,2023年,宁德时代女性员工占比仅为18.43%,远低于同行业公司欣旺达的女性员工占比31.46%。

网易财经ESG注意到,在宁德时代最新ESG报告中,“员工权益与福利”则被列为其“社会”议题下的首个子议题。根据MSCI的ESG评级行业指标权重,宁德时代所处电器元件和设备行业的社会维度权重为24%,其中劳动力管理方面占比达23.8%。

不过在ESG报告中,宁德时代却未对劳动力管理指标中的员工流失率进行披露。事实上,除了此次引发热议的“896”工作制外,早在去年年底,宁德时代还被传“普调取消”、“年终奖缩水”。

网易财经ESG注意到,宁德时代近年作为被告已与员工、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发生数起纠纷诉讼,其中劳动纠纷主要与竞业限制有关。虽然宁德时代在上述劳动纠纷中多赢得了诉讼,但其却被质疑“滥用”竞业协议。

比如2022年2月,宁德时代曾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蜂巢能源告上了法庭。根据起诉书,2018年-2019年期间,9名宁德时代前员工先后加入了蜂巢能源的两家关联公司,最终,宁德时代除了向蜂巢能源索赔外,还以竞业违约为由向上述9名员工分别索赔100万元;

虽然宁德时代与蜂巢能源达成和解,但依然有不少声音质疑宁德时代“赢了官司,输了格局”,“员工月薪8000、入职三个月却要赔100万”,认为其存在签署的竞业协议限制范围过大、赔偿金额过高、签署人员范围过广等情况。

此外,在去年年底发布的一篇公开报道中亦提到,一名应届毕业生在面试宁德时代时被要求签署一份竞业协议。尽管管他表示自己所应聘的岗位不涉及公司核心机密,但仍被HR告知必须要签署,是规定,很多岗位大部分应届生都要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竞业限制协议的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商业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滥用竞业协议对待员工。

除此之外,在社会维度方面,宁德时代时代也在近期被美国国会议员指控在供应链上存在“”的情况,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一度大跌。不过对此,宁德时代则称指控纯属毫无根据,如指控信中引用的供应商信息不准确、公司与信中引用的一些供应商早已停止了业务往来等。

部分指标数据欠缺

不可否认的是,宁德时代在环境维度的表现较好。在MSCI对宁德时代所处行业的ESG评级指标中,环境维度的权重为32%,具体包括清洁技术机遇(19%)、有毒排放与废弃物排放(12.8%)、水分胁迫(0.2%)3个关键指标。

MSCI官网显示,在清洁技术机遇指标方面,宁德时代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据ESG报告,2023年,宁德时代全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总量达到24.15万兆瓦时,零碳电力使用占比达65.43%,同比提升约38.83%,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有毒排放与废弃物管理方面,根据ESG报告,宁德时代生产运营过程中主要产生废水、废气、厂界噪声、固体废弃物。2023年,宁德时代被纳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的子公司亦不存在超标排放情况。

但《时代商学院》指出,在ESG报告中,宁德时代未披露相关指标总排放情况,以及与历史数据对比情况。同行业公司中,欣旺达则在2023年度ESG报告中披露了排放与废弃物指标的具体数据,并与2021—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

除了排放和废弃物数据外,网易财经ESG还注意到,宁德时代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碳排放)的表现上亦有待提升。去年6月, 欧盟推出《新电池法》,明确要求自今年开始动力电池要披露碳足迹;

比如,该法规要求动力电池企业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即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向欧盟出售的电池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生产、运输、报废和回收。

据界面新闻统计,在发布ESG报告的7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碳排放量超210万吨,仅低于比亚迪与国轩高科。需要说明的是,比亚迪除了为动力电池生产商,也是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因此其相关数据除含动力电池业务外,还涵盖汽车制造等环节。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范围一(直接)排放量达81.33万吨,仅低于宁德时代,相较去年同比增长了33%。在范围二(间接)的排放上,宁德时代则超百万吨。不过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比降幅约50%。

不过对于范围三的排放量,宁德时代并未披露。对此,公司则称特定基地的范围三排放进行核算和第三方核查,相关信息将在取得核查声明后再行披露。相较之下,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均披露了这一数据,其中国轩高科在排放总量计算中亦将范围三排放量囊括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在去年还发布了“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的“零碳”目标。显然,在建设零碳工厂这件事上,宁德时代已然成为排头兵,不过其要实现真正的“零碳”发展,或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热搜!896工作制?刚刚,宁德时代发声》;鲁中晨报

[2]《ES评 | 宁德时代MSCIESG为A级,清洁技术指标领先,“S”维度仍需加强》;时代商学院

[3]《竞业限制索赔百万 宁德时代在求职者身上“大做文章”》 ;道哥说车

[4]《锂电龙头温室气体数据大放送,比亚迪成唯一排放超千万吨企业 | ESG信披洞察》;界面新闻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SZ300014)$$比亚迪(SZ00259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