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15日,“求真务实 向阳奔跑”和君酒水事业部2024年中总结大会暨第三届和君小镇酒业私享会在江西会昌和君小镇举行,150余位协会代表、企业领袖、超商大商、行业媒体代表人士参会,共同复盘中国酒业市场,共议新环境下酒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本次私享会多位发言嘉宾都提到了当前行业的现状,都表示酒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期,面临很多困难,正如李振江(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所言存在“批价下降、库存高企、宴席市场竞争更激烈、经销商经营压力变大、区域酒企普遍增长”等挑战和机遇,因此更需要从业人员有坚强的定力,能够从危险中看到机遇,以此推动自身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行业共识下,刚历经315低谷、逐步恢复营业的$ST春天(SH600381)$  听花酒销售负责人张捷的发言尤其引发关注和思考:

“创新始终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因为创新势必带来对原有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冲击,总会遇到一些阻力和考验。”

“就如听花这次面临的挑战,虽然遇到一些阻力,但这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相关部门多次抽检质量合格,帮助我们证实产品品质优异;促进我们更加重视在工作过程中的合规性。”

据了解这是听花团队在经历了央视315报道、4月25日被下达《处罚决定书》后的首次业内发声。

4月25日,成都听花盛世贸易(听花门店)收到了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认定“听花盛世”(听花酒门店)在销售听花酒的过程中,存在将听花酒功效中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用于宣传, 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顶格处罚180万元 。

有分析认为,处罚决定一出,不仅将听花之过予以法律界定,正网络谣言之视听,更坐实了“听花316声明”的可靠性。正如青海春天3月16日发表的声明所言,确实因门店销售违规宣传被罚,没有将还在程序中、未取得的专利申请用于广告宣传,也没有涉及食品添加等产品质量问题。

从原料到成品,听花经过全国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个多月的“严苛”抽检后,被证实几十项指标完全符合、甚至一些重要指标远超过白酒的相关标准。在“验明正身”后,听花于4月底陆续恢复门店营业。

谈起听花事件,不同于网红为博眼球的情绪宣泄、大众“不坑穷人”的调侃,熟悉白酒生态的业内人士通过自媒体不断发表着理性的声音,甚至更加“追捧”听花,他们的态度为什么如此不同?

事实上,在多数业内人士以及听花的消费者心智中,听花的品质是非常高的。

以此次和君小镇酒业私享会为例,在会后晚宴开席仅四十分钟后,听花酒开瓶即被一扫而光,晚宴散场还在“找听花喝”的大有人在。 要知道与会嘉宾都是遍尝美酒的酒企领袖、协会专家、食品大商。宴会上也不缺好酒喝,每一桌都备有十余种不同品牌的酒水,浓香、清香、酱香,甚至清酒、红酒、威士忌都一应俱全,酒水满满当当,以至于菜品都得见缝插针地呈上。饶是如此,听花酒还是成了被“追着再倒一两”的那一瓶。

一直以来,听花具备一种奇观:只要饭局上有人带了听花酒,饶是见多识广、矜持端庄的精英们,也要争相“喝它一壶——拍照两张——朋友圈点评一二”,主流观点是“这酒营销确实出位,酒质确实出挑,不愧是太上老君的口水,可以与茅台比一比”。 待听花历劫归来后奇观又变了,”不用比了,听花满上,酒瓶揣走”的心态更胜从前。

“听花好喝,想喝听花”基本成为业内共识,但听花的未来怎样,业内仍有不同的声音:一派认为听花从此元气大伤,恰逢经济下行,连茅台都挺不住,天价听花更是难上加难;一派认为死而后生,生而为神,听花因祸得福,一举从小众品牌跨越为全国知名品牌,即将迎来泼天的富贵。

不同于在营销上的出位,听花团队在业内是有名的低调,这两天在和君小镇流传的“听花动了谁的奶酪?到底被谁教训了?”的诸多疑惑并没有听到一个版本的答案,听花销售负责人的发言在隐晦提及“阻力”后始终只围绕产品。

张捷表示,“听花注重‘酒好喝’和‘饮后的体感’两个指标的改善,通过‘老酒再酿造’工艺的创新,对优质的年份白酒进行定向成分编辑、对酒体的减害增益、对口感的精准酵馏,达到无与伦比的好喝和春天般的饮用价值。”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 粮 液(SZ000858)$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