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东北地区水泥价格节节攀升,一度突破400元/吨,领涨全国市场。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走访调研黑龙江、吉林地区水泥市场发现,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是当地水泥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前期价格较低触发成本线,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水泥价格触底反弹。

实行错峰生产

“东北地区水泥需求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房地产、基建以及农村市场需求。此前,水泥价格下行,跌破成本线。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企业通过错峰生产改善供需关系,5月以来,价格开始企稳回升。”资深水泥专家刘作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记者走访金隅冀东集团在黑龙江、吉林区域的多家水泥厂了解到,东北地区水泥市场旺季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下游地产、基建开工率低,属于水泥市场传统淡季。在保供前提下,当前区域内水泥企业开启自律性生产,通过错峰方式减缓因价格战导致的全面亏损。

“没有执行错峰生产之前,区域内一直在打价格战。金隅冀东集团率先实行错峰生产,从熟料生产端进行严格管控,降产能与提质量并存。”金隅冀东水泥吉黑区域党委书记李晓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另外,金隅冀东集团积极拓展俄罗斯市场,首批出口至俄罗斯的水泥已于2024年5月24日顺利装车并发出。此举为公司后续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智能化转型

“过去,水泥行业有一句俗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当前,水泥生产已实现自动化,并逐步向全面智能化转型。”金隅冀东水泥黑龙江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严桂忠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记者走访看到,很多水泥厂已经实现花园式生产,一些水泥厂实行全面智能化建设标准。金隅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产能置换的形式,按照智能化标准建设新生产线。

金隅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数智化技术部副部长房亮介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精益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检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智能物料管控、数智化决策等智能化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从传统水泥生产企业到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企业的转型。

“水泥厂未来的转型一定是全面智能化。从世界范围看,制造业全面智能化的标准是黑灯工厂、无人工厂。通过精细化管理以及绿色转型,打造企业在区域内的成本优势。”李晓明告诉记者。

记者在金隅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看到,智能化实验室里的机械臂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线输送的样品。实验室机器人与数字化管理系统、专家优化系统连接,对水泥质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综合分析。

“这套监测系统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成本。目前,磐石公司生产一线不足30人,优化了工序和管控流程,这在以往不可想象。”磐石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张柏东对记者表示。

打造成本优势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水泥市场区域性强,企业最重要的是抢占当地市场份额。通过先进的制造装备,降低单位能耗,是水泥厂获得成本优势的一大关键。

“近年来,环保标准趋严,能源价格上升。水泥厂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升级改造关键设备,比如篦冷机、磨机等,有利于获取成本优势。水泥头部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方面的探索已取得长足进步,并积极延伸产业链,走向海外市场。”刘作毅告诉记者。

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的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金隅集团二级集团公司,承担着打造金隅集团高端装备制造的重任。记者走访了解到,金隅冀东东北区域水泥厂的装备来自金隅冀东发展集团。在水泥行业整体降产能、全面智能化转型的当下,如何打造拳头产品、让水泥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是上游装备企业思考的重点。

“装备企业需要从工艺设计、装备设计制造、建筑安装、生产调试到备件供应、维修服务、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管控水泥生产线。水泥行业发展至今,粉磨、选粉、烘干等环节都需要围绕产量高、电耗低等目标做文章。近年来,旗下金隅电气(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为建材行业智能制造转型‘量身打造’总线型智能配电柜,满足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智能化建设相关标准,并持续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金隅冀东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为减少能源消耗,增强绿色发展优势,金隅集团旗下吉林环保公司与吉林化纤等企业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对工业垃圾进行协同处置,通过固废消纳的方式,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方面,可以帮助工业企业消纳固废,增加水泥企业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炭等燃料用量,降低成本。2024年1-5月份协同处置量5.97万吨,较上年同期处置量增长3倍以上;危废收入15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0万元。环保产业发展成为企业新增长极。”吉林环保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陈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