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只有与幸福相协调、给人带来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的事情,才能长期持续。投资亦然。但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投资者情绪经常随之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像“驯龙”那般,驯服自己的情绪——那难以控制、却举足轻重的投资要素?如何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市场中淡定从容,保持生活幸福感和学习的热情?这既是我们投资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实现长期投资的前提。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 在《幸福的方法》中,给我们提供了思路。

在投资中,投资收益所带来的快乐固然重要,但投资过程中,投资能力的增长或许也能令你幸福加倍。因为一个是外在结果给你带来的快乐,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是内在给你带来的幸福,这是可追求的。

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中写道:提升投资能力这类关乎个人成长的目标,比单纯的投资盈利更能使人幸福。

他将目标分为内在、外在两类。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贡献之类的目标多来自我们的内心追求,是内在目标。而对金钱、美貌或声望的追求,多出于外在因素,比如为了向他人炫耀、满足自身虚荣心,这些是外在目标。

沙哈尔将内在目标称作“自我和谐”的目标,它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相比于多被外界附加的外在目标,内在目标对我们具有更深层的意义,能够带给我们更多快乐。

在关于获取幸福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肯农·谢尔登(Kennon Sheldon)与同事们指出:“对于追求幸福的人来说,我们的建议是,去追求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目标,而不是金钱、美貌和声望。对后者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

当然,这不是说财富不重要,只是说如果我们把目标重点放在自我和谐上——提升有效投资能力,我们将会更幸福。

这与芒格所认为的投资要义“不厌倦等待地等待”也不谋而合。芒格之所以能够等待、等得起、等得到好结果,也是出于他对投资能力的自信。如果你注重提升投资能力,相信自己投资的是好公司,市场情绪不容易影响你对未来投资收益的判断。你只需敏锐地捕捉到一支好股,等待它的价格涨至它的价值,市场的戏剧性变化将难以损耗你的幸福感。

上述“自我和谐”的目标在不少人看来,或许过于理想化了:提升投资能力当然是皆大欢喜,但学习投资的过程必定充满努力、挣扎,怎么可能带来幸福呢?

将学习、工作与痛苦绑定,是大多数人极其错误的刻板印象,这让我们丧失了一些获得幸福的最大可能性。

“心流”实验为此提供了证据。心流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人类生活的“巅峰体验”, 如果用心流来测量幸福,学习工作比休闲娱乐被证明是更好的幸福来源。

在“工作与休闲中的最佳体验”研究中,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和朱迪丝·勒菲弗发现虽然人类喜欢休闲多于工作,但人们在工作中的心流体验比在休闲活动中要多。

当你意识到努力和挣扎也是幸福感的来源时,你能拥有更多获取幸福的机会。

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在1930年做了如下一个研究:600个6~15岁的学生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他们不需要再做家庭作业。如果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欠佳,他们就会被罚出去玩;如果他们好好表现,他们会有更多的功课要做。结果在短短的一两天之内,学生们都选择了在课堂上好好表现而非出去玩耍(并且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好消息是,投资领域将给你许多从学习中获得幸福的机会。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指出,投资需要跨学科知识,要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进行商业分析和评估。为了成为投资高手,你要学的可不只是经济或者数学,心理学、历史、物理学等都是你应摄取的智慧。

芒格说:我还没发现有谁能够很快做到(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时好得太多了,我也是这样的。所以诀窍就在于不断学习。你应该喜欢学习的过程。

确实,你应该喜欢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仿照以上唐纳德·赫布的实验过程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把学习视为一种奖励,而不是责任,这样我们不但感到更幸福,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会有更好的投资表现。

必须得说明的是,如何从提升投资能力中获得幸福的关键是:享受这段旅程,可别急着用出色的投资表现证明你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功绩主义使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成功实现目标才能获得幸福,但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实现目标之后会感到满足,无法实现时则容易失望,而这些感觉其实都很短暂。

这带来的好消息是我们不再那么害怕失败,坏消息则是成功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难道我们只能选择要么继续相信自己的幻觉(达到目标时就能使自己幸福),要么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幸运的是,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之前的问题在于,无论他们是“虚无主义”的名人,还是满怀抱负的无名小卒,他们的方向都错了——他们不是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就是只顾目的地、不顾旅程。

目标对于幸福很重要,但它的意义不是在于结果,而是旅程。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Pirsig)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中,提到他和一群老僧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故事。虽然波西格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因为波西格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上,总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僧人们当然也想登上山顶,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在确定正确的方向之后,就开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自己的路途,而不会被前面的山路所困扰。

目标已为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你只需享受这段不用纠结方向的旅程,每天愉快地向前,你终能成为一位投资高手,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后,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的这段话送给你: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C(OTCFUND|008970)$$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4362)$$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C(OTCFUND|01436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