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今日报道 6月19日消息,据外电报道,英伟达 ( NVDA ) 市值在周二正式超越微软 ( MSFT ),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而就在两周前,它刚刚从苹果( AAPL )手中夺得第二名。 英伟达今日股价上涨约 3.5%,突破每股 135 美元,使这家芯片制造商的市值超过 3.33 万亿美元。微软周二下跌 0.4%,市值接近 3.32 万亿美元。 过去 12 个月,英伟达股价上涨逾 215%,过去五年上涨逾 3,400%。今年迄今,英伟达股价已上涨 175%;微软股价在 2024 年上涨近 19%。 2023 年 6 月 13 日,英伟达的市值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 2024年3 月 1 日,该股突破 2 万亿美元,随后于 6 月 5 日迅速突破 3 万亿美元大关。 该公司市值从 1 万亿美元增长到 3 万亿美元的速度是有记录以来最快的。 英伟达的崛起使其成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最大权重股,并且该芯片制造商在基准指数于 2024 年创下历史新高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截至 5 月,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与英伟达股价走势几乎完全相关,这意味着英伟达股价上涨,标普 500 指数也会上涨。 花旗股票研究团队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一,仅英伟达股价上涨就贡献了标准普尔 500 指数今年迄今涨幅的三分之一。 英伟达于 6 月 10 日完成了 10 拆 1 的拆分。 该公司的崛起正值 OpenAI 于 2022 年底推出其 ChatGPT 平台引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炸式增长。 英伟达的芯片、改进的显卡和 CUDA 软件平台旨在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程序,这使其具有战略优势,专家表示,竞争对手 AMD ( AMD ) 和英特尔 ( INTC ) 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克服这一优势。 英伟达是科技行业的 AI 芯片和集成软件首选供应商。 包括亚马逊 ( AMZN )、谷歌 ( GOOG )、Meta ( META )、微软、特斯拉 ( TSLA ) 等科技巨头都使用其硬件为一切提供支持,从为客户提供的基于云的 AI 产品到他们自己的 AI 模型和服务。 6 月 2 日,在中国台湾举行的台北国际电脑展 (Computex) 大会主题演讲中,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公司将于 2025 年发布 Blackwell 芯片的高性能版本,称为 Blackwell Ultra,随后于 2026 年推出新的 AI 芯片平台 Rubin。该公司将于 2027 年推出 Rubin 的 Ultra 版本。 第一季度,英伟达公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6.12 美元,营收为 260 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 461% 和 262%。 英伟达最近一个季度的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 427%,达到 226 亿美元,占该公司当季总收入的 86%。 英伟达之前最重要的业务是游戏部门,该部门的收入为 26 亿美元。 但 AMD 和英特尔正在推进自己的 AI 芯片,目标是超越英伟达。AMD 最近宣布其 MI325X 和 MI350 将分别于 2024 年和 2025 年上市,并表示其下一代 MI400 AI 加速器平台将于 2026 年上市。 与此同时,英特尔表示,其 Gaudi 2 和 Gaudi 3 AI 加速器的价格将低于竞争芯片。由于各大公司在 AI 芯片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因此任何价格节约都一定会受到欢迎。 英伟达还面临着来自自身客户日益激烈的竞争,因为亚马逊、谷歌和微软都试图摆脱对该公司芯片的依赖,并同时节省资本支出。 英伟达成立于 1991 年,成立后的前几十年主要是一家硬件公司,为游戏玩家销售运行 3D 游戏的芯片。该公司还涉足加密货币挖矿芯片和云游戏订阅业务。 但在过去两年里,随着华尔街逐渐认识到英伟达的技术是人工智能爆炸式增长背后的引擎,而且这种增长势头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英伟达股价一路飙升。 据《福布斯》报道,这一涨势使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净资产增至约 117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 11 位富豪。 今年迄今,微软股价已上涨约 20%。这家软件巨头也是人工智能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它持有 OpenAI 的大量股份,并将这家初创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其最重要的产品中,包括 Office 和 Windows。 微软是 Nvidia 图形处理单元 (GPU) 的最大买家之一,用于其 Azure 云服务。该公司刚刚发布了专为运行其人工智能模型而设计的新一代笔记本电脑,名为 Copilot+。 英伟达是首次荣登美国最有价值公司榜单。过去几年,苹果和微软一直在争夺这一头衔。 Nvidia 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该公司尚未被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该指数是美国 30 家最有价值公司的股票基准。上个月,Nvidia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宣布了10 比 1 的股票分割计划,该计划于 6 月 7 日生效。 拆分使英伟达更有机会被纳入道琼斯指数,该指数是一种价格加权指数,这意味着股价较高的公司(而非市值较高的公司)对基准指数具有较大影响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