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产业关注的一起血液制品领域大并购,终于尘埃落定。

今日(6月18日),海尔集团宣布成功完成战略入股上海莱士的交易交割。如此前公告所述,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盈康”)以总价125亿人民币收购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全部交易完成后,海盈康将合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

随着此番收购顺利完成,上海莱士正式并入海尔集团的大健康版图,成为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新成员。

不难发现,近年来,血制品行业并购整合速度在持续加快,行业集中度亦有所提高。此前,陕煤集团38亿跨省收购派林生物,中国生物收购卫光生物,无不是此中典型案例。

在血液制品行业并购重组走向集中的大趋势下,海尔集团直接出手超百亿元,完成对上海莱士的收购,仍然引发了不少关注。站在产业视角,原因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

一是,从海尔集团的角度来看,将血制品巨头上海莱士收入麾下,背后究竟在下什么棋?接下来是何打法?它背后鲜少被注意到的大健康领域布局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二是,对于上海莱士而言,加入海尔后,又能借此获得何种助力?其未来发展蓝图将如何描绘?战略定位又将如何调整?

三是,叠加血液制品行业政策支持,海尔集团与上海莱士两大巨头强强联合,还有哪些全新想象空间?

01

一场“强强联合”交易背后:海尔意欲何为?

这起备受产业关注的收购背后,为外界揭开了观察海尔集团大健康板块布局的一大重要切口。

实际上,海尔集团在大健康板块早有布局。此前,海尔将科技创新与大健康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盈康一生大健康生态品牌。公开资料显示,盈康一生致力于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其在血浆血液成分采集、存储、制备、冷链运输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产业生态。

而海尔集团入局打造血液制品业务版图,这一战略决策或与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大背景紧密相连。

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多个重要规划的实施正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与实施,使得生物技术创新成为大健康领域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其中,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深度重视和全面支持。自诞生以来,血液制品便在医院临床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血液制品的应用已逐渐拓展至基因诊断、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与此同时,国家近期发布的《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预示着行业将迈入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的新纪元。

针对当前血制品行业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呼声,盈康一生及旗下产业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了多个物联网数智场景解决方案,如数字化血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公卫服务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等。基于这些经验,未来海尔支持上海莱士运用成熟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赋能手段,对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全流程进行高效的追踪,提升产业链信息化和数智化程度,就非常有想象空间。

正是基于种种机遇,海尔集团此番落下了重要一子,将上海莱士收入囊中。不仅为其迅速切入血液制品行业铺设了道路,更能够借助上海莱士这一行业龙头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积累,深化其在大健康领域的整体布局。

02

血制品巨头全面升维生物科技

创立于1988年的上海莱士,作为国内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拥有44家浆站,2023年采浆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500吨,全年自产血制品收入达到43.17亿元,增长率达14.5%。其中,静丙产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8.05亿元,增长率高达37.5%。

在现有强劲的业务基础之上,格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莱士发展重心将聚焦在生物科技板块。这一转变背后,意味着盈康一生对上海莱士战略定位也发生了“扩围”,不仅仅只聚焦于血制品领域,更希望能在非血源性药品等领域实现全面升级发展。

谭丽霞表示:“盈康一生在大健康行业布局了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生命科学,这主要是源于海尔在超低温领域的竞争优势。我们做生命科学的目的不仅是生命科学产业本身,我们的核心还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生命质量,为了人民的健康福祉而努力。所以,我们布局了临床医学领域,希望能够真正解决临床上人的健康需求问题。第三,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基于人们在免疫方面的需求,我们布局了第三个领域,也就是生物科技。随着上海莱士加入海尔大健康版图,这将无限丰富我们在生物科技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拓展我们满足临床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夯实我们的血液生态产业链。”

随着战略目标的明确,焦点自然转向了海尔如何对这家血制品巨头实现生物科技全面升维?海尔表示入主上海莱士后,海尔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其实施“拓浆”与“脱浆”齐步走战略,与上海莱士全面共享海尔在五个方面的能力,包括与用户交互的能力、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全球化网络能力、全球制造能力及品牌资源。

而在非血源性及更广泛的生物科技领域,海尔表示,双方将共同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展开创新,例如预防和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心血管损伤修复等领域。

一大典例是,上海莱士SR604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这是一种人源化高亲和力结合人活化蛋白C,特异性抑制人活化蛋白C抗凝血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制剂。借此,上海莱士表示,将以“SR604”为起点,逐步发展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基因工程技术,致力于创新生物技术方案,努力成为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制药企业。

此外,本次海尔集团与基立福股份转让后,基立福还签署一份“10+10”白蛋白独家代理协议修订协议。这一合作协议不仅使上海莱士获得至少10年白蛋白产品独家代理权的展期,且在生物科学和诊断领域的血液产品拥有了中国独家经销的优先报价权,代理合作领域有望整体向生物科学和诊断全面拓宽,代理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提速、国际化发展。

由此,可见各方强强联合的“雄心”所在。

从血液制品向生物科技发展,上海莱士未来潜在益处显而易见。通过进一步拓展产品线,增加产品的种类和适应症,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也巩固了其在血液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在变更后,海尔集团作为上海莱士的重要股东,未来的实控人,将为其升维生物科技提供战略支持和资源整合,无论是能力、管理还是市场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助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

另外,作为国内首家中美合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上海莱士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前已在海外业务上有所布局,因此具备更广阔的全球视野。这正好再次切中了海尔既有优势,多年来在全球化方面素有积累,无论是全球市场拓展策略、本地化生产与研发,还是在品牌国际化、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都拥有不少成功经验。

站在当下时间节点,产业界更期望看到,借助双方合作,进一步实现强强联合,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还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研发、制造、临床资源深度整合,共同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