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近半程,这半年来,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融资情况如何?

2024年,全球科技快速进步,国产替代浪潮方兴未艾,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此关键节点,张江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生态和强大而完备的产业链系统,正在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显示,2024年上半年,张江共发生了15起半导体产业融资,占上海整体融资数量的30%,其中包括3起大额融资。


01

2024年上半年发生15起融资

单笔最高融资超40亿元

2024年上半年,5G基带芯片、模拟信号链芯片、高性能CPU、低功耗MCU、高性能手机芯片、封装检测设备等半导体领域“高精尖”技术及产品备受资本的青睐。这不仅彰显了张江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也折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蓬勃的创新生态。

具体而言,上半年张江半导体产业共计发生15起融资,约占同期上海半导体产业的30%,占同期浦东半导体产业的50%。其中,7起披露了融资金额,合计金额超50亿元。

虽然与2022年、2023年相比,融资数量呈现一定程度收缩(2022年上半年25起,2023年上半年27起),但今年上半年仍然涌现出多起大额融资,最大金额超40亿。

紫光展锐是世界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在5G领域,其位列全球公开市场3家芯片企业之一。2023年2月,紫光展锐曾向媒体表示,公司计划寻求不超过150亿元的新一轮融资;今年3月,紫光展锐已完成一笔由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五大银行组成的32亿元银团贷款。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是星思半导体,该公司聚焦5G/6G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全场景天地一体化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包括5G/6G eMBB、RedCap及NTN的终端/手机基带芯片平台和解决方案。近三年,星思半导体接连获得大额融资,包括2022年6月的超1亿美元A轮融资,2023年9月来自中电基金的战略融资,2023年12月它再次获得蓝盾光电的1.8亿元战略融资。

还有一家是光梓科技,公司聚焦应用于5G传输、3D传感和激光雷达等领域的光电子集成芯片与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2023年9月,光梓科技率先发布了3D-dToF驱动芯片,填补了国产dTof芯片的空白。近三年,光梓科技还完成了2起融资,2023年来自石溪资本、同创伟业和朗姿韩亚的股权融资,2022年来自浩澜资本、华登国际等机构的数千万元C+轮融资。

从融资金额来看,2024年上半年,张江半导体融资金额披露部分超50亿元,披露比例约50%,其中紫光展锐单笔融资占比重大;2023年同期约23亿元,披露比例19%;2022年同期约57亿元,披露比例80%。

从融资轮次分布看,2024年上半年,张江芯片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战略融资,约占40%,早期和中后期融资分别占30%;2023年同期,早期、中后期及战略融资较为平均,分别为25%、33%和40%左右;2022年同期以早期和中后期为主,分别为44%和40%左右,战略融资相对较少。

今年上半年,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于去年获得融资之后,再次获得资本青睐,如云脉芯联、爻火微电子。

云脉芯联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云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网络芯片领域的产品研发,提供面向云边端数字基础设施的高性能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2024年1月,公司获约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张科垚坤和浦东科创集团。2023年,云脉芯联连获两起投资,投资方分别为浪潮信息和华强资本;2022年,云脉芯联获数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光速中国、IDG资本、云九资本和超越摩尔基金。3年来,云脉芯联累计获得了4起融资。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是爻火微电子。成立于2018年的爻火微电子,是一家模拟数字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及销售公司,聚焦于高性能模拟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智能家居及工业等市场。2024年上半年再获张江科投独家投资的B轮融资,而在2023年,它曾获得帝奥微电子的战略融资。


02

张江,涌现许多半导体融资的高光时刻

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投融资活跃程度能够反映该地区产业发展的活力。

从种子天使轮、早期A轮、中期B轮C轮、后期D轮E轮,乃至IPO后的股价表现,每一阶段的融资环节对于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张江不仅吸引了诸多初创公司及其产品技术获得资本青睐,也见证了中后期公司产品投入市场,更有不少公司成功IPO时的高光时刻。

早期融资方面,2022年和2023年的张江半导体行业分别有超过30起早期融资事件,占当年张江集成电路行业融资事件的三分之一,彰显了该地区在集成电路前沿领域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大额融资层面,近年来也屡见佳绩。2022年,合见工软完成11亿元A轮融资,移新通信获10亿元C轮融资;2023年,瑶芯微电子获3亿元C+轮融资,陛通半导体获5亿元战略融资;2024年,紫光展锐更是完成超40亿元战略融资。

投资机构方面,IDG、软银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均重点布局了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其中,IDG投资了爱科微电子、和见工软和云脉芯联等企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了英韧科技和上海华力;深创投投资了超睿科技、巨霖和芯合电子等公司。

《张江科学城扩容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卡脖子瓶颈,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各个环节实现各自突破,推动产业整体跃升。

2023年,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2900亿元,占全市90%、全国20%的市场份额。张江已然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今年5月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规模超出一期(987.2亿)、二期(2041.5亿)基金总和。第三期大基金的发起人主要为银行及地方控股投资机构。据悉,大基金三期将重点投向IC设计、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AI相关芯片、高附加值DRAM芯片等领域。

大基金三期成立,彰显了我国加速集成电路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预示着张江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引领区,张江下半年的融资次数和融资规模能否超越上半年?未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将呈现怎样的脉络,这一切都值得期待,张通社与你共同展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