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SZ300207)$  “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二次装修,预计6月底完成,7月设备进场,8月开始试生产。”昨天,在欣旺达浙江锂欣产业园圆柱锂电池项目现场,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由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投资,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欣旺达集团在兰溪落地的第4个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新增就业超4500人,为兰溪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能源产业是兰溪抢抓机遇风口、集中力量发展的重点产业。2020年以来,欣旺达集团先后在兰溪投资浙江锂威锂离子电池、浙江欣动、基膜涂覆、圆柱锂电池、“源网荷储”一体化和sip系统封测等7个主体、9个项目。

“兰溪的产业布局、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政策扶持、未来规划、政企服务等深深吸引我们来这里投资建设。”锂威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郑明清告诉记者,为打造一条较为完整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为兰溪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许多上下游企业,助力兰溪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上游,围绕正负极材料,先后引进年产2000吨锂电池复合负极新材料、年产20000吨硅碳一体化负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等多个项目;下游,围绕应用领域,引进年处理10万吨含金属资源化回收及配套等项目。

“我们很期待能在兰溪推动形成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圈,不仅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进民生福祉带来更多机遇。”郑明清直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对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缩减物流费用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为此,锂威能源科技公司将每年营收的10%以上用于研发。目前,企业累计研发经费已超20亿元,研发人员超千人,重点研发电芯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各个方面。

“我们现在正在研发半固体和固态电池。其中,我们公司和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含硅电池,目前在客户端取得非常好的表现,不仅提高电池安全性,还使电池能量密度更高。”郑明清说,在相同体积情况下,普通材质的手机电池只能做4500毫安时,而含硅电池可以做到4800毫安时或5000毫安时。在手机功能日益丰富、耗电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一款拥有更长续航能力的手机电池,无疑能给用户带来更加安心的使用体验。

高研发投入也取得可观回报。郑明清介绍,欣旺达浙江锂威产业园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园,2022年产值约50亿元,此后,每年以超30%的增速快速增长,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15亿元。“今年1到5月,我们已经完成43亿元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8%。”

一条生产线只需两三人做放料、检查等基础工作,生产、打包等环节由机械全自动化完成,一天24小时不停歇运转,日产锂电芯40万只……走进锂威能源科技公司的手机电池生产车间,处处可以领略到“智改、数转、网联”的生动实践。


2023年2月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提出“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经济,俨然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在数字化经济浪潮下,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锂威能源科技公司紧抓数字经济机遇,布局全面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智能化升级。

“公司在建厂之初就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目前已投入数字化建设资金超千万元,完成MES、OPENLINK、智慧大屏、LIMS等系统建设,实现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经营决策的模型化。”郑明清表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来源于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内部管理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来源于解决自身业务问题的需求,希望借助数字化手段,内部提质增效、外部协同互联,助力业务高质高效发展。


在数字化生产的加持下,锂威能源科技公司不断提升效率,做到精准管理,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经济效益增加60%,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目的。2023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企业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欣旺达系企业整体产值超150亿元,打造成为兰溪全市智能制造强、产值足够高、人文关怀好的标杆企业。”郑明清表示,锂威能源科技公司将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推进“未来工厂”体系建设,带动企业、赋能行业,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