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SZ000049)$   

6月12日-15日,全球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市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本届展会上,作为储能领域的劲旅,德赛电池不仅携旗下众多明星产品亮相,还在行业正式首发了主动安全储能电芯及系统,彰显在业内领先的储能安全技术实力。

20+年沉淀 行业首发“主动安全”

随着储能应用的持续增长,国内外锂电池储能电站起火或爆炸事故频发,安全问题已成为阻碍储能快速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在储能系统健康监测技术上,目前行业面临着两大技术难点。一是在传统的储能系统技术中,只有电芯破损后,才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二是行业内虽然已实现对电芯的温度、电压、内阻等指标实行监控,但监控敏锐度不够,只能起到事后报警的作用。

如何及时、准确、全面地监控电芯健康状态,提前进行有效预警及排查处理,避免储能系统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害,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赛电池高级副总裁郭庆明介绍,德赛电池生产与加工制造锂电池已经有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与生产管理技术,“对储能电池生产线来讲,已有自动化的团队,在湖南和惠州的工厂,约有200多条的全自动化的生产线,结合先进的工艺自动化技术和AI视觉双重检测技术,再融合团队的设计,进行一个全新的开发。”

据了解,郭庆明本身负责电池制造自动化已经超过10年,善于将芯片行业一些产线的技术,移植到电池的生产制造当中。

郭庆明称,德赛电池电芯的生产,除了融合当前的新工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之外,还做了创新,无论是环境控制、粉尘控制、业务管理,还是静电管理、杂质管理等,都增加了很多监控和预防的手段,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高质量交付。正是创新性的监控和预防,以及在主动与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投入,德赛电池构建了先进的电池健康评估模型,并基于大量的产品实践及数据积累,在AI大数据模型的加持下,实现了单体电芯级的“提前预警,主动安全”。

郭庆明表示,在电芯发生异常时,AI大数据模型具备秒级反应、瞬间切断风险,帮助用户做出更合理更快速的维护决策,从而确保整个电池系统的健康,为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拥有自研的主动安全储能电芯的基础上,德赛电池储能系统进入前所未有的“8大防护手段”时代,即电芯100%通过国标要求的针刺热失控试验、PACK级主动防御、PACK级消防、簇级定向泄爆、系统级高效气体消防、系统水消防、EMS智能防护和主动安全,将更好地为整个系统安全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这就是德赛电池行业首发的“主动安全储能电芯及系统”的由来。

安全保障 运维无忧

储能项目的运维,不止需要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还需要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对致力于储能行业的企业来说,储能项目的运维是一块“硬骨头”。

德赛电池已经完成非常多储能项目的并网,仅2024年以来,就有仲恺园区6.7MW/13.41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8.5MW/17.2MWh TCL华星光电储能项目、伯恩光学储能电站项目、德赛电池惠南园区储能示范项目。惠南投开-纬世新能源储能项目、德赛西威智慧交通技术光储充示范项目等。

德赛电池如何做好储能项目的运维?郭庆明介绍,德赛电池有专业的运维和中控平台,有完善的运维监控体系。

德赛电池的运营体系,能够对客户使用的系统进行每日每时的巡查与预警,还有实时监控,“在我们的后台,就能够实时知道每一个电站每一台设备运行的情况,从而做到及时的这种告知跟预防性的维护处理。”

郭庆明还表示,“如果客户有意愿去做自己的运维,我们会除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之外,也会把对应的这种运维的权限给到客户,让其实现在系统上和现场上的运维双重结合。”

据悉,德赛电池还开发了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即便是在客户自己运维的情况之下,德赛电池也能够在从总控的层面为客户提供远程的运维支持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客户运维的成本。

这也是德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总结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安全也是企业的根本。正是对安全的重视,德赛电池在行业首发了主动安全储能电芯及系统。

加上完全为客户着想的运维方案,以及凭借卓越的技术底蕴与先进的制造能力而研制的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德赛电池将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安全、高质量的储能解决方案。

德赛电池,正在成为储能市场的引领者,正在为推进“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来源:尔东 维科网锂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