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茅台股价和酒价双双下跌,不仅让投资者和消费感到困惑,也让黄牛和酒商们陷入焦虑。茅台还会跌多久?曾经的“硬通货”真的不香了?

作者 | 高宇哲

编辑 | 刘杨


硬通货“茅台”,跌出了新高度。

6月19日,以2023年的飞天茅台(53%vol 500ml)为例,据“今日酒价”显示,散瓶从3月初的2700元左右,跌至2280元;同期原箱从每瓶2990元左右,跌至2590元。仅仅三个月,曾经一瓶难求的飞天茅台跌幅超过400元。

端午节之后,茅台迎来了更猛烈的下跌。6月14日,一瓶散件飞天茅台,单日跌幅近200元,上演了多年未见的“断崖式下跌”。

一直以来,茅台与黄金都被视为具有抗周期的“金融属性”。如今,茅台价格“失守”,引发了系列连锁反应。6月过半,贵州茅台的股价持续下跌,市值已跌破2万亿元,对比一个多月前,总市值蒸发约2800亿元,相当于跌没了两个青岛啤酒。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高价回收的黄牛们慌了,甚至有人卷款跑路。

酒价、股价双双下跌,茅台真的不香了?


1、“硬通货”失灵

“优质资产”茅台,不仅价格高居“天花板”,在二级市场也被视为“股王”。

2019年反超工商银行后,贵州茅台稳坐A股榜首长达四年。在2020年之后,市值更是站上了2万亿大关,这一数字也被看作是市场衡量贵州茅台的重要“基准线”。

向来稳定的贵州茅台,进入到2024年以来,股价不止一次出现波动。今年1月,贵州茅台就因“股价跌破1600元/股、市值跌破2万亿元”冲上热搜,中国移动取而代之成为新“股王”。

这次“易主”,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警惕,外界将股价波动归因于多家商超、电商平台等短期内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原价茅台。今年年初,天猫超市在年货节期间发放了5万瓶飞天茅台,物美超市通过预约抽签的形式投放了超3万瓶,华润万家投放超2万瓶,沃尔玛投放了1万瓶。

实际上,临近节假日,贵州茅台在不同渠道投放原价飞天茅台,算是一种常规操作。从结果来看,这次投放量虽然加大,但飞天茅台依然备受欢迎,几乎开售即秒空。可见年初的股价波动中,茅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直到今年5月,茅台市值重回A股榜首,被视为市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茅台就开启了持续至今的酒价、股价连续下跌。

5月中旬,一瓶2023版的散瓶飞天茅台,已经跌破2500元。作为市面上最好流通的白酒产品,很多酒品商贸、黄牛将2500元看作是飞天茅台的“安全线”。

这就要提到茅台的价格体系,目前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是1169元;茅台的厂家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但放眼整个市场,由于供不应求,流通到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比建议零售价多出近千元。

由于市场溢价较高,刚开始降价时,很多投资商、经销商不以为意,毕竟动辄3000元的飞天茅台,即便出现轻微的价格波动,依然是稳赚不赔。但随着茅台的跌幅单日达到上百元,这场降价风波的影响开始扩大。

打开电商平台,飞天茅台的单瓶价格已经降至2200元左右。随着各个平台的价格一降再降,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高价回收、赚取差价的商贸公司和黄牛们。

据了解,多位黄牛已经停止收购飞天茅台。北京的某酒商告诉《豹变》,他们在端午节前发现苗头不对,清出了部分飞天茅台新酒,现在暂停回收茅台,因为“还没掉到低价”。据他回忆,去年此时一瓶散装飞天的回收价大概在3000元左右,以后想回升到这个价格“基本没戏”。

另一位手头有大量囤货的酒商,在今年4月的回收价已经降到散装飞天2560元/瓶。他告诉《豹变》,当时已经有一批大户开始抛售飞天茅台,很多人认为2500元的价格已经“掉到底了”。没想到茅台会继续下跌,导致很多黄牛的库存清不出去,“风险和利润挂钩,我们亏惨了”。

来自贵州的国产白酒负责人陈数向《豹变》表示:“这些商贸公司(黄牛)在过去几年,甚至通过集资进行高价回收。他们的囤货数量大、垫资金额高,成千上万箱的囤货,只要出现大幅降价,一夜之间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

目前很多黄牛已经慌不择路,据蓝鲸新闻报道,不少茅台“货群”于近日跑路,有受害者损失达万元。


2、中间商“反水”?

在茅台的历史中,也曾出现过几轮不同程度的断崖式下跌,但茅台的市场位置始终难以撼动。如今,眼看飞天茅台跌破2200元,不少人认为茅台神话已经失灵。

对于价格波动的原因,外界有诸多解读。曾在茅台管理经销商的前负责人向《豹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此次降价与茅台和自家经销商的博弈有关。

此前茅台主力产品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为969元,去年10月,这一价格上调至1169元。这也是内部经销商从茅台的拿货价格,虽然茅台的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但很少有人能通过原价购得,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通过经销商购买茅台,价格大多在2500元以上。

这样的供需关系决定了经销商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也有可供想象的利润空间。假设经销商的市场定价为2500元以上,每瓶酒净赚可达1300元以上,即超过110%的毛利润。

面对超额利润,茅台集团开始尝试直营,去掉“中间商”自己赚差价。

上述负责人提到:“茅台要求经销商增加拿货频次,比如以前三个月拿一次货,现在要一两个月拿一次。”这使得经销商手头挤压大量囤货,在电商等平台的多重挤压下,由于抵不住库存和资金压力,部分经销商悄悄低价抛出部分产品。

顶不住压力的不止是部分经销商,更有大批黄牛。

某酒品回收负责人告诉《豹变》,电商平台的茅台一般来自稳定的供货单位,“比如大的回收店,也算是大黄牛。小黄牛转手卖给大黄牛,大黄牛再为电商供货”。

原本,黄牛掌握了较大的主动权。然而,5月以来,茅台的价格持续下跌,高价回收的黄牛处于亏本的边缘。与此同时,618年中大促到来,电商以飞天茅台作为引流产品,加上平台的大额补贴,两瓶茅台的价格可以达到5000元以下,相当于一瓶茅台不到2500元。

由于电商平台20天发货的规则,很多电商为了低价购得,并不急于向黄牛订货。此时,茅台的“每日一跌”,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买一卖,消费者和电商成为获利方,亏钱的只有黄牛。

这也成为本轮茅台降价的导火索之一,气急的黄牛们号召同行联手,有黄牛称:“电商砸我们饭碗,我们就砸了他们的锅”。618期间,上万个黄牛合力要求商家开发票,如果开不出发票就投诉或拒收,让商家也赚不到钱。

黄牛的反水,导致了更多库存积压。陈数告诉《豹变》,黄牛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投资者,“现在亏钱了,他们承受很大的资金回笼压力,只能尽快低价抛售”。


3、茅台换帅,能否止跌

当茅台的价格波动愈演愈烈,关于茅台未来走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贵为白酒领军品牌,茅台的拥趸不在少数。小说家紫金陈近日在社交平台分享动态,宣布加仓300股贵州茅台股票。投资人段永平在雪球发帖称:“茅台还是那个茅台”。

一方面是铁粉们信心十足,有茅粉表示,“现在可以囤点儿”“会涨回来的”。另一方面有更多人不再看好茅台,部分消费者认为,茅台本身就溢价过高,也有酒商持悲观态度,“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抄底了”。

对于这场尚未平息的风波,《豹变》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了贵州茅台投资者关系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公司对此一直有所关注,茅台1499的指导价不变,对于出货量会有自己的节奏”。另据财联社消息,近日有部分省区召开茅台经销商联谊会,号召经销商不要低价跟风。

不可否认,茅台正面临价格暴跌和平息舆论的双重考验。一个多月前,贵州茅台刚刚宣布换帅,由“老茅台人”张德芹担任新一届董事长,这场风波也成为压在新官头上的两座大山。

过去几年,茅台集团为了扩大产能,推出了多项变革。2022年12月,贵州茅台公告称,投资约155亿元扩产,新增产能近2万吨。这次扩产刷新了茅台的多项纪录,意味着茅台的产能将从2021年的5.6万吨,上升到7.6万吨,相当于一年新增4000万瓶茅台酒。

扩产之余,茅台也尝试增加直销渠道,2022年上线了i茅台App,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该平台进行预约申购。这也提高了茅台的直销占比,贵州茅台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直销收入占比约42%,几乎与经销商平分秋色。

此外,茅台不再满足于千元以上的价格带,推出系列低价酒,包括百元左右的茅台王子酒、台源酒等。这些低价酒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茅台原本供不应求的局面,挤压了经销商和其他白酒厂商的生存空间,导致畅销款飞天茅台的需求转移。

茅台的神话还能否继续?这是茅台新帅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市场留给“股王”的考验。或许,是时候证明茅台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硬通货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